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哥哥胜仗归来,马背上吃鸡巴挨操  (第1/4页)
    三日后。    燕军压境。    顾九麟端坐在椅子上,目光盯着挂在墙上的一副地图。    抚吉城之后,接近西海,地域趋向平缓,倘若此次战役能够胜利,连夺两城,接下来攻打燕国,只驱使骑兵,便可轻易将燕国赶回西海岛屿之上。    “报——”    斥候背后插着小旗,一路飞奔而来:“厉校尉已成功引走近八万大军,正前往龙新谷。”    被引走的燕军比顾九麟想象中还要多一些,看来厉校尉为了获得自己的信任,还真是卖力,也不知道是怎么说服燕国那帮人的,竟然真的就派了八万燕军往圈套里钻。    这如果真的打起来,八万燕军起码要有一半折损在龙新谷。    “东西两路校尉已经各率五千轻骑埋伏在了城外一百里的地方,还有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便和燕军的先锋队相遇了。”    “嗯。”顾九麟沉吟道,“让他们继续待命,从后方突击燕军,一击得手立马就撤。”    “是。”那斥候得了命令,转身出去,城墙下临时搭建的议事大厅中只剩下顾九麟,两名副将和两名校尉。    众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感觉自己离死不远了。    刘副将硬着头皮问道:“顾将军,偌大的燕门关,只有一万士兵守城,是不是……太薄弱了点。”    顾九麟淡淡反问:“两万人就能将燕军击退吗?”    众人纷纷闭嘴。    殷馥雅托殷单带来一些东西,说是要给顾九麟。    当晚那父子两个离开燕门关之后,顾九麟便拆开包袱,结果发现里面是一本兵书。    字迹有些潦草,似乎是写的很急,上面还有一些烛泪的痕迹,好在不难辨认。里面多是一些战争案例,并且有总结以及在战争中的详细运用,有一些顾九麟见过,有一些则是没有见过。    他猜测应该是殷馥雅那个世界的兵书。    其中有一些战役确实给了顾九麟一些灵感,比如说游击战。    其实游击战这个,比较接近北漠游牧民族,那边的人擅长骑射,居无定所,经常选择突击,一击得逞立即后退,从不恋战,十分难缠。    这也是为什么殷彻坚决反对调开北漠的军力。    今天也算是顾九麟兵行险着。    他调开兵力,利用龙新谷、左右两路突击干扰燕军思路,影响燕军对大殷固有的资料判断,然后又让士兵将铠甲穿在长枪、长刀、或者是稻草人的身上,营造出城中还有很多大军的假象。这样只剩下不到五万的燕军自然会心生疑窦,以燕国人的谨慎心思,必定要怀疑、犹豫,这就给龙新谷和哥哥争取了时间。    虽然燕门关这边看起来更加的艰难一点,但其实决定是否胜利的关键点反而在其他的地方。    哪怕燕门关失守,也没有关系。    只要能拿下抚吉城、抚远镇,燕门关就相当于被大殷吞入腹中。    手中的茶已经喝完两杯,燕军终于来到了燕门关城下,前面的队形尚且齐整,后面却十分狼狈,甚至有不少人已经身受重伤,无法参战。    殷军在顾九麟的指挥下,将提前准备好的劣质酒坛利用投石车全部投射到燕军之中,然后顾九麟一声令下,将纷纷射出火箭,顿时让底下的燕军死伤惨重,甚至连攀云梯都没来得及拿出来。    只一个照面,燕军就损失了近万人马,再加上之前在路上损失的,此时燕军竟然已不足三万。而顾九麟这边,仍旧毫发无损。    东西两路校尉已经率领剩下的骑兵返回燕门关,城墙上的攻势不仅没有停,反而再一次猛烈了起来。    此时两军再交战,再没有了绝对的胜算,甚至殷军的胜算更大。    顾九麟站在城墙上,从西海送过来的风,隔着几百上千里路,依旧湿润且大。    风吹起他铠甲上的红色披风,猎猎作响。    燕军已经有了撤退的打算,因为城墙底下的阵型,开始收缩。    刘副将脸上的表情格外的兴奋,单膝跪在顾九麟面前,大声道:“顾将军神机妙算!战神转世!燕军已经撤退了!”    顾九麟抬头,看着城墙上大殷的旗帜在被风吹的展开,露出殷国的图腾,他握紧了手中的红缨枪,厉声道:“全体将士听命!随我出城,追击燕军,为大殷而战!”    刘副将刚刚扬起的笑脸转眼间就僵硬在脸上。    疯、疯子吧……    “裴启!”顾九麟看向裴启,裴启面色冷峻,冲顾九麟点点头,转身拿起鼓槌,双手抬起,然后重重挥下。    “咚——”    鼓面震动,发出一声巨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