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家子受出来啦  (第2/3页)
。    剩下的几个臣子,不是参与过八王逆乱的,就是对他下过黑手的,一句‘爱卿’下去,能吓得他们三天起不了床。    沈离惆怅,当皇帝难啊,当一个和蔼亲切的皇帝就更难了。    席澜是东虞本地出产,对‘爱卿’一词适应性良好。    听沈离这么叫,便笑着应了,从容坦荡道:“多谢陛下。”    一站起来,身姿挺拔,和沈言差不多高。    长定侯席澜是东虞望族文城席氏的嫡子,不但是嫡子,还是嫡长子。    十七岁中探花,一路从巡察使做到了御前总都统一职,曾三次率军与当时戍守肃州的睿王对阵,互有胜负——沈言的腿伤,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这次大婚,东虞没派专门的礼官,而是让席澜来…..    沈离琢磨着杨熙的心理,恐怕是想给沈言添堵吧?    两人素来不合,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不过沈离对席澜实在陌生得很,只听说他们关系不好,今天一瞧,又觉得也不是特别不好。    至少没在御花园里打起来不是?    正好王岳来找他,说刑部那边有事禀奏,急着要他去处理。    沈离只好叮嘱沈言早点回去休息,等下午太医署的人过来再帮他诊察一遍。    言外之意就是别打架,腿还没好利索呢!    看着小皇帝在王岳的陪侍下匆匆离去,席澜‘噗嗤’一笑,打开手里的折扇,轻轻扇了几下:“你们关系不错嘛。”    “是啊。”    沈言在石凳上坐下,单手支颐:“没反目成仇,是不是令你家主君失望了?”    席澜笑笑,没接这话。    见他不上钩,沈言也不以为意,给自己斟了杯茶,看向他:“要来一杯么?”    “那就却之不恭了。”    和东虞不同,朱枢气候干燥,多晴少雨,即使冬季也不算太冷。    相比东虞的连年涝灾,真是令人嫉妒的安逸。    政治氛围也是。    比起东虞国主杨熙的刚愎自用,暴戾多疑。    新任的小皇帝善用良才,又肯听肯改,虽受辅臣约束,并不心存忌惮。    日后长成,当是一代明君,十分难搞。    光是想到以后要和这样的人做对手,席澜就一阵头疼。    先前他可惜沈言一身本事,却无处施展,被困在这苦寒之地蹉跎年华。    如今,风水流转,轮到沈言打趣他了。    两人亦敌亦友,相识多年。    东虞本就存了打探朱枢的心思,这才借着观礼之名,让他滞留在朱枢国境内。    结果,比起朱枢本身,突然到访的北燕才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新帝生母来自北方,这是毋庸置疑的。    若没有发生八王之乱,皇位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沈离这个幺儿来坐。    如今,沈离刚登上帝位。    一直蛰伏休养的北燕就越境而来,还正巧赶在这个节骨眼上。    要是北燕对朱枢有所图谋还好。    如果是反过来呢?    一想到这一点,席澜的心就直往下沉。    新帝血统混杂,同时牵扯两国,这是历代都没发生过的事,于文取还真敢让他上位!    就算北燕只是凑巧,那还有一个睿亲王沈言呢?    他这么多年都没能弄死他。    看小皇帝这态度,估计是要把沈言扔朝堂里填坑了。    填个虚职倒无所谓,那种闲散好名声的文职,一抓一大把,既清贵又养人。    可要是……给了他实权呢?    席澜回忆了下和小皇帝仅有的几次照面。    看叔侄俩相敬如宾的模样,沈离会不会猜忌沈言,他还真不敢打包票。    相比御花园里的两只,沈离就轻松多了。    刑部呈上来的,是去年刚平定的夺位之争中,那些被捕入狱,正等待处置的官员卷宗。    谋逆之罪不同于其他罪行,需要天子定夺。    于文取没有干涉,而是直接奏报到他面前,也有探一探他态度的意思。    这些人里,不全是针对他的。    大部分是他那几位皇兄的党羽,其中不少还是名臣,利国利民。只因站错了队,就被打入天牢,静候发落。    不过,话又说回来,管你功绩几何,参与立储本就是大罪。    沈离头疼地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名单。    有些名字已经被划去了,是熬不住酷刑,在他继位前就死了的。    有些名字被朱笔圈起来,是抗住了拷打,还没死但参与程度高,又危险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