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映出欲求的魔镜  (第2/2页)
 他的感情太过敏感、如同蛛网一般……蚊虫的挣扎就能引起整个网的震动,唤醒名为“恐惧”的蜘蛛前来捕食。    就连睡觉的时候,他都会因此而做噩梦。    梦到自己因为太过没用而被开车送到远处,然后丢掉……像是弃犬一般。    梦到自己因为太没用而不被允许回家,自己哭泣着锤着门、却没有任何回应。    梦到自己的喉咙说不出来话,努力想要向人解释、而对方的表情先是关心随后变得厌烦。    ……啊,是那个时候啊。    他无声的自语着。    的确如此。    从那个时候开始,幼小的罗素就明白了……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他人的立场,没有人可以共鸣他人的心理。    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没有人可以“成为”其他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    因此,人与人之间发生纠纷与争吵,误解与矛盾是非常合理的。    若是普通人的话,或许会因此而变得成熟、懂事一些……    也或许会变得没有那么敏感、变得没那么容易被伤害。也有可能干脆变得自卑、    内向,不再和人交流。    无论那种可能都是合理的。    但罗素的与众不同的就在这里。    ……他的反应实在太过激烈。    一一如果理解不了他人的立场、如果体验不到他人的想法,就想办法去“成为”    别人。    有了相同的爱好、相似的思维模式、相近的水平之后,就能够与任何人成为朋友了吧。    一一如果自己的失败太过痛苦,就去实现他人的愿望吧。    只实现他人的愿望……胜利了同样可以共享喜悦,失败了也不会让自己失望。    一一如果自己太过无能的话。    那就不要做自己,而去成为他人。    从最开始,就不是被动的“讨好型人格”。    而是比那更加诡异、更加异常的什么东西。    学习他人的特长、体会他人的喜好、感受他人的悲喜、实现他人的愿望。    然后,成为他人在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被人们所喜爱是理所当然的。    被少数敏感的人恐惧、厌恶也是理所当然的。    ……与其说是交朋友。    倒不如说是,为了取而代之。    学生时期,有着许多朋友的“首领”一般都有固定的交友圈子。    而罗素就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很自然的打入其中。    但被罗素模仿的人,并不像是罗素进步的那么快。    于是很快……    原本只在圈子边缘,但很快罗素就成为了圈子的中心。    再往后,原本的中心就被疏远成了边缘。    因为那人的定位和罗素完全重复了一一而性能上远不如罗素。    会因为他的爱好、他的性格而聚集起来的圈子,自然而然就会被罗素所掠夺。甚至被掠夺了身份的人也不会憎恨罗素……    因为人怎么会憎恨另一个自己呢?    他只会憧憬一一因为罗素正是他“理想中的自己”。    如同以欲念催动的魔镜,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最适合自己的、“理想中”的朋友。    并非是表演,而是“成为”。    你喜欢和朋友讨论什么游戏,我就去了解、学习;    你喜欢朋友擅长做菜,我就学习烹饪;    你喜欢朋友性格好,我的性格就柔软温和;    你喜欢朋友足够开朗,我就变得主动而热情……    只要每件事都做到最好,就不可能变得“没用”。    一一因为在每条道路上,他都不可能是最后一名。    被罗素所模仿的那人,终将被他所超越。    “罗素”或许不会是最优秀的,但他永远都不会是最没用的。    而追根溯源的话……    这样的“罗素”,又诞生于谁的愿望呢?    “……是我啊。”    罗素恍然。一一成为这样的罗素,正是诞生于他自己的愿望。不祈十弦的倾覆之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