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47节 找茬 (第2/2页)
月中桂树可爱。 李若水特意提出这个典故,自然深知朱敦儒作词之意,感慨道,“想石崇争宠,终是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月中桂枝,却是千古不改。” 石崇的下场并不好,失势被杀,不得善终。 谷諧李若水说着石崇的事情,其实却是暗指李彦所为终究会如石崇般。 李彦如何不知,暗想你们这些穷酸就是月中桂枝,千古留名了?内心极度厌恶李若水的比拟,却呵呵笑道,“原来如此,朱先生词意高深,本官是今日才知。” 朱敦儒微怔,他虽正,终究不蠢,捕捉到李彦眼中的寒光,一时惴惴。 李彦随即道,“那什么打碎珊瑚后几句是什么?” 李若水亦感觉到李彦的敌意,一时犹豫。 沈约随口道,“应是——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众人微愕。 他们见沈约保持沉默,多是觉得这个沈约是在藏拙,不想沈约似不在意的听了一遍曲儿,居然将词说的一字不差。 有人更是想着——难道说,沈约早知此词,今番是来找茬的? 李彦哈哈笑道,“沈公子才是博闻强记,让人佩服不已。”看向朱敦儒,李彦缓缓道:“洗尽凡心,满身清露,这应该是朱先生的自我写照吧?” 古代文人作词,多为心声,朱敦儒如何能够否定这点? 李彦随即又道,“想朱先生用词勾勒出一个清洁世界,艳羡月中桂影,厌恶世俗红尘。” 朱敦儒不语,可他不能不说,李彦正说中了他的心声。 “因为对石崇之流的厌恶,朱先生这才感喟不已,自诩清高,这才对朝廷征用屡次不就。”李彦言语萧杀道。 朱敦儒感觉有些不妥,本想用自己才不配位推搪,崔念奴却流波转来,看了他一眼。 佳人面前,怎能示弱? 朱敦儒索性不语。 李彦冷笑道,“朱先生自觉清高,这才只和李博士为伍,但石崇在俗人眼中或许不堪,终究忠君报国,晋惠帝复位,以九卿之礼安葬之。” 朱敦儒内心微沉。 李彦随即道,“若是石崇祸国殃民,晋惠帝如何会这般礼遇?” 朱敦儒不言,李若水知道这是事关天子的讨论,多语惹祸,不能辩论。 李彦继续道:“天下或许不能免俗,可仍旧是太平盛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朱先生词中满是感喟和厌倦天下之意,征官不就,莫非是对天子不屑,进而不满吗?” 朱敦儒凛然。 词为心声,说实话,他做这首词的时候,内心的确是有不满的情绪,可如今经李彦渲染,却有了大不敬之意。 看向变色的李若水,李彦淡然又道,“李博士高才,深明朱先生词意,不知本官方才所言,李博士以为然否?” 李若水眼皮跳动。 这看似普通的问题,却是极难回答。 若觉得李彦说的对,他和朱敦儒可说均有不敬之名,他这个太常博士不但到了尽头,还可能有被流放的可能。 若说不对,那朱敦儒作词本有幽怨,他自认朱敦儒知己,示弱曲解,那虽能避祸,可日后芥蒂种下,如何面对?墨武的极限警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