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三章 沈瑶琴 (第3/4页)
的人,一般自己吃肉,也会让别人喝口汤,让码头诸人不会有很大的怨言。 这不,虽然卸货运输大部是她船夫与商馆的人,但码头的“起卸牙行”与“转脚牙行”也得了大生意,牙行又介绍脚行,几乎每人都分润点油水,皆大欢喜。、 沈瑶琴到了码头,这边也是招呼声不绝,一些自认说得上话的人,如这边一些商铺掌柜,“起卸牙行”的孙希文经纪,“转脚牙行”李季卿经纪,都满面笑容的过来作揖问候。 沈瑶琴也是商场老手了,应付这种场面游刃有余,含笑着一一回应。 不过她也敏锐的察觉到,今日码头气氛似乎有所不同,孙经纪、李经纪等人脸上,也是忧心忡忡的样子。 沈瑶琴更看到码头要点处在修建设置什么署廨,颇多牙人脚行的人,以复杂的眼神看着那边。 她心中想到:“莫非扬州府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快卸货运输的事安排完毕,赵叔赵从范留在这边照应,以孙掌柜为代表的本地管事早在码头相迎,还安排了相应舒适的乘坐车马。 沈瑶琴就上了车,侍女王钿儿持芭蕉扇儿跟上,一些管事,她的护卫队在车的两边后方跟随。 他们一色劲装汉子,人数足有三十,个个骑着健马,弓箭长刀,内一半的人甚至持了犀利的自生火铳,不需要火绳就可以作战。 路上,沈瑶琴问了孙掌柜,扬州近期发生了什么事? 孙掌柜说道:“大乾国主趁着战事平息,在不断的深化商业改革,对旧派商人非常不利,前些时日,又传出风来,大乾国主不太愿意接受南国读书人的态度,现在全城百姓都在议论此事。” 沈瑶琴惊讶道:“这大乾国主果然是人中豪杰,只是既断人财路,又挖人道通,恐怕会引起反扑,毕竟这士大夫家族,十个之中,有九个家中有不少生意。” 孙掌柜道:“可不,现城中气氛不对,恐有事端发生。士绅们都在观望,看大乾国主能否撑得住。依小的看,大乾根基不稳,就忙着做这些事情,恐怕大乾国主会有大麻烦。” 沈瑶琴沉默良久,最终叹道:“是啊,现今这世事,想做点事真的很难。” 马车轱辘,一行很快过了迎仙桥,进入大乾修缮后的扬州城地界。 在通江馆旁边儿的茶肆里,不少百姓在喝茶。 这茶馆是打听消息的好去处,大乾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处地方。 这里卖茶,也卖点简单的点心与饭菜,此外还有茶博士,在高台上讲解最新的报刊。 大乾新制,很多普通百姓口袋里的闲钱自然比之前多了一些,工作之余,来这里歇歇脚、喝喝茶,总比在外面吹冷风强。 起码这里还有火炉,远远不断的无烟煤亦或是蜂窝煤扔进去,便使得不小的空间也能暖烘烘的。 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 这年头,不少商人,也总是约在这里,一来了解下时事,探查点消息,顺道还能结实下人脉,多拉拢些生意。 总之这里是个不错的去处。 沈瑶琴肯定也不能免俗,不似楚行那般喜欢安静,找了处安静所在,她喜欢闹腾,听百姓议论。 恰如她所了解,如今茶馆里议论最多的便是两件事。 第一,大乾国主不想让渡好处给那些衣冠之盗,并将此时迅速联合报刊捅了出来,要说这帮子人也真手眼通天,竟然能找到大乾国主的御用文人周凤祥。 第二,则是大乾新制,对于商人的管理,已经跟普通种田的百姓一样严苛,一切都要按制度办事。听说大乾税务衙门的大人们,一个个耳聪目明,似乎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能,你就是摆个摊卖双草鞋,只要占了摊位,也是要交税的。 这两件事表面上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内里又有联系。 众多茶客们围着茶博士,不时的小声议论。 沈瑶琴算是明白了,大乾国主为何从来不去这种热闹的茶馆喝茶了,因为大乾从来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