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六百八十六章 刁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六章 刁民 (第1/3页)

    楚行先前为何讽刺,说他们这群人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呢?

    这跟楚行自身的经历有关。

    从东镇庙时代开始,楚行就发觉,你想要成就大事,你要百姓支持你,你就必须深入百姓之中,你必须下定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其实,楚行上一世也就是个商人,半个读书人,穿越之后又做了王,总是觉得在读书人面前,自己洗衣服,自己打猎,是非常粗鲁的事情。

    那个时候的楚行,对于读书人是非常尊敬的,百姓以及大乾的将士们是粗糙的。

    他明白,那个时候的他,发自肺腑的想要脱离阶级,想要跟读书人靠拢在一起。

    后来,随着大乾救民军的不断的发展,楚行逐渐清醒了,跟将士们待久了,跟百姓混熟了,百姓们了解楚行,将士们也了解楚行。

    他们随着楚行流血、丧命,高喊着大乾王岁,去抛头颅、洒热血。

    楚行的思想在迅速发生转变。

    粮食是人家百姓生产的,国家是将士们保护的,凭什么他们反而是最卑微的人呢?

    那个时候,楚行才明白,何为天下为公的道理。

    某些人打着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旗号,却做着这个世界最肮脏的事情。

    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着这个世界最美味的食物,却躲在阴暗里,做着卑鄙的事情。

    你让他们冲锋陷阵,他们绝对是不敢的。

    哪怕是为了他们自己谋好处,也是要躲在暗处的。

    所以毫不意外,所谓的闹剧,是从一群被驱使的奴仆开始的。

    楚行在新政之中,除了商业、农业之外,为了解放人口,曾经宣布了禁奴令,意图很明确,就是禁止一切形式的蓄奴。

    这一条无疑触犯了不少士族和豪绅的利益。

    他们就让人上街鼓噪,玩类似于五人墓碑记的套路,想要形成舆论压力,让百姓慌乱。

    逼迫大前王朝,借此截取利益。

    这一天,忽然大量的奴仆集结,还伴有大量的乞丐,他们涌入扬州府,挤满王宫前的街道,一个个呼天抢地不止。

    一群衣衫褴褛的奴仆,坐在王宫门前,个个披头散发,嚎哭不止,声音有若丧歌。

    “奴家侍奉了干爹一辈子,兢兢业业不肯有丝毫懈怠,每日也只是糊口度日,勉强苟活,凭什么朝廷一纸诏书……”一个五大三粗,举止彪悍的妇人嚎泣着,她哭一句,身后身旁众妇女皆有节奏的随着嚎哭。

    这人乃是扬州陈家的奶娘,人称刘三娘便是。

    乃是扬州府出了名的悍妇,平日里若是她闹起来,谁敢不给他三分薄面。

    眼下他一开口,就成了执牛耳者,大家只剩下附和,竟然没有声音超过她者。

    此次陈家大公子亲自又说她,先是恐吓,告诉他,奶娘,楚行这是要对付陈家,陈家不存,你们这些人如何有活路?

    仅仅是三言两语,便让刘三娘极度恐惧,转而极度愤怒。

    没错,这些奴人听闻有人要拯救他们,真正的反应不是感激,反而是愤怒。

    要知道这奶娘的身份,可以当时她凭借着身材,力压群芳得来的,当初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气,才入的陈府为奴,如今凭什么一张纸就给我夺去。

    做奴人怎么了?

    即便是做奴人,也比外面那些小老百姓强上十倍,百倍。

    再加上陈家公子诱之以利,答应他,只要他愿意出去拼闹,将来孩子可以入陈氏族学,读书做官,每个月还能给她加五百钱的工钱。

    刘三娘夫妇自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其余来闹事的奴仆,情况大体也差不多。

    不说自己有失业的风险,便是这涨工钱的好处,也让他们不得不接受。

    她们这边呼天抢地,引得越多百姓围观,两边的墙下,也是聚满乞丐,个个满脸污秽,衣衫破烂若麻袋,比那些脚行妇女还惨。他们有老有少有妇女,个个哆哆嗦嗦,可怜之极。

    其中一个将近四十的闲汉哆哆嗦嗦的说道:“老汉早年就成了鳏夫,前几年儿子又死了,平日讨些残羹剩饭辛苦度日,只想着苟活于世。”

    他哽咽流泪道:“只是听说大王要清扫乞丐,怎么能不给人活路呢。”

    他说得凄惨,身旁众丐都是大哭,皆道:“我等都是苦命人,又无一技之长,求大王开恩,给一条活路啊!”

    拱卫王城的将士一个个站着,似乎见这些百姓乞丐可怜,他们心生怜悯,也不驱赶。

    一个身穿蓝色军装,腰跨长刀的排长看着眼前的情景,也不由得眼眶一红,叹息一声说道:“可怜啊,可怜,先前加入救民军,本以为可以开辟万世太平,换取百姓安居乐业,谁曾想,我扬州百姓竟然落得如此田地。”

    他身边儿的一个军中老人亦开口说道:“大王肯定是受了奸人蛊惑,如果乞丐能做工,何至于沦落为乞丐,如果奴仆能独活,何至于卑躬屈膝,看人脸色。新政虽然看起来占了大义,却也只是纸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