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破桎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破桎梏 (第3/4页)

大量的军械和弹药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抵达南昌,进而辐射到整个潘阳湖流域,这一片水域也是我们说了算了!”

    “即便是马士英所部想要回师反攻南昌,那个时候也迟了,前有第四混成团坚守,后有我军主力夹击,如果马士英不想在南昌城下全军覆没,除了退走别无他法!”

    陈先赟虽然说的自信无比,但是他却也是知道,这是一次冒险,不仅仅是第四混成团冒险,更是第二兵团主力在冒险!

    一旦南昌城内的明军实力超出预料,第四混成团无法及时攻克的话,那么当马士英主力回防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导致第四混成团出现重大损失。

    同时,如果说第二兵团主力被明军骑兵纠缠住,最后明军主力追上来的话,自己的两万多人就不得不面对敌军八万以上甚至十万大军,到那个时候,胜负难料。

    但是这种顾虑也是只在陈先赟脑海里一闪而过,很快他就是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打仗,哪有一点风险都不冒的,况且这风险也是可控的,这一战,不过是小冒险而已。

    陈先赟认为自己冒的只是一点点风险,风险是属于可控的,但实际上,他却是把整个第二兵团都拿来冒险了,而这种拿着全军主力去冒险的事,如果是换成李大虎的话,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李大虎的战术风格远远要比陈先赟成熟稳重,李大虎更喜欢的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七月份的时候,他奔袭长沙的时候面对明军主力尽出,就是选择了主动退却,但是如果是换成陈先赟的话,说不准就会找机会打一场大决战了,一战定胜负了。

    陈先赟和李大虎这两个人,他们都是属于大乾救民军里的第一代职业将领,虽然都说是战功显赫,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战术风格区别相当大,陈先赟的战术风格属于关键时刻敢打敢拼,而李大虎则是稳重居多。

    然而正是这两个人的战术风格差别,才是让楚行选择让李大虎继续坐镇湖广,把陈先赟抽调到江西主持秋冬攻势的主要原因。

    因为经过去年的秋冬攻势失败,今年又是对持了大半年后,楚行已经是感觉到局势对大乾王朝来说,是越来越不利了。

    尽管表面上看大乾王朝还在不断的获得胜利,歼灭大量敌人并取得大量的地盘,但实际上却是逐步消耗着大乾王朝的战争潜力。

    在大乾走出东镇庙初期,他用了看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席卷了山东,然后更是快速南下,夺取淮安、凤阳府、扬州府,可谓是动作迅速无比。

    然而从迁都扬州府开始,足足一年多的时间,大乾王朝虽然看起来实力更强了,又夺取了湖广、江西好几个府县,但是和之前的犀利攻势相比,那是完全不值得一提。

    在这个过程中,明军从最开始的一触即溃,失地千里,变成了现在的据城而守,在湖广,明军利用黄冈和武昌这两座坚城,挡住了第一兵团的南下攻势,在江西,之前也是利用抚州、南昌挡住了第二兵团的南下通道。

    不敢说已经取得了战争的转择点,但是明军已经是逐步反应过来,并稳住了阵脚却是事实。

    而更让楚行担忧的是,明军也是开始大规模的造火器练新军,马士英麾下的督标以及孙传庭麾下的火枪军,更是如同一根骨刺一样卡在大乾救民军的喉咙,让大乾救民军难受无比。

    如果前线继续无法取得大规模的战略性突破的话,楚行几乎都可以预见到未来了。

    大乾救民军受困于一隅之地,无法拥有足够多的人口以及财政来持续维持高强度的战争,变成越打越弱,然而明王朝那边,依靠其庞大的统治区里的财富和人口,持续造枪炮练新军,兴许三五年里大乾王朝还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三五年后呢?

    等到明王朝练出来了几十万新军的时候,局势堪忧啊!

    因此,楚行是希望让局面僵持下去,哪怕是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也要打破现在的对峙局面,动摇明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