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二章 生死路口 (第3/3页)
此时此刻的他,一方面觉得大乾所作所为,是对的,是正义的,另外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背叛皇帝,在人家伪乾的军营之中当差,是不忠的,是可耻的。 此外,便是他觉得大乾国主也太虐待文士了一些,自己好歹也是翰林院编修,连崇祯皇帝有什么学问上的问题,都找自己问。 可自己却被发配到了军中,给一群大头兵解惑。 这还不算,因为自己在大乾军中,连带着父亲和母亲大人都被接到了扬州府。 大乾的户部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情报,竟然那么准确的找到了,甚至于还知道父亲的爱好,专门分配给了父亲一些土地,说是大乾军队思想教官都是要分地的。 此外,还鼓励家人投身教育,如今父亲都做了中学祭酒了。 身为官迷的父亲,不断的给自己这个身在乾营心在大明的儿子写信,让他要忠于大乾国主。 他看父亲就是官迷,一点都不懂,一臣不事二主的大道理。 不过周凤翔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在这里,既送不出去情报,也没有办法给大乾的军队使坏,便老老实实的当思想教官,每天教书读信,但是宣扬救民主义,他是万般不肯的。 即便是大乾说的再对,他也不愿意去做。 相对而言,这些兵痞却不讲究那么多。 大乾以武立国,这帮子兵痞可真的是逮着了,一点都不自卑。 进士郎怎么了? 进士郎也是人! 救国救民不分文武,不分等级,大家只是分工不一样罢了! 你这是命好进了军队,伙食管够,大头兵伺候着。 你要是命不好,被一脚踹到了扶贫局,天天跟着苦哈哈的老百姓吃窝窝头,那才叫一个苦呢! 所以即便是周凤翔极力排斥大家伙,大家伙还厚着脸皮往前凑活。 有让帮忙纠正家书的错别字的,有自己研究大乾救民主义思想,理解不透彻,非要逼着翻译成白话文的。 气的周凤翔的脑袋嗡嗡作响,在他看来,大乾国主写的狗屁救民主义,就是很明显的匹夫就能懂得玩意,可是这群大头兵,打仗一个个鬼精鬼精的,愣是理解不了。 整天一肚子,大王是天神,我们是天将! 为大王赴死,大王说怎么死,就是怎么死的朝廷级理解。 更可恶的,还有拿着白莲教教义跟救民主义一起类比,让自己找共同点的。 周凤翔不厌其烦,但是却也没有办法,最后没办法,直接起身,眼不见,心不烦,顺道也去看看其他的思想教官是如何做事的。 他这溜达了一圈,其实还颇有效果的,那些传统的思想教官其实大多数都没啥学识,大多数是连童子试都没过的废物,能有个秀才的身份,都是当初在朝廷混的极其落魄的。 这些思想教官明显学识不足,但是经验丰富,而且讲解的内容,也不仅仅陷于救民主义,他甚至听到一个思想教官在饶有兴致的给将士们讲解如何成为一名屠户。 这个思想教官的操作,真的让周凤翔觉得匪夷所思。 一听之下,原来连杀猪都有那么多学问,从如何捆绑,造如何插刀,最后如何剔骨,甚至于连如何将猪血做成食物,都有详细的解说。 听得周凤翔心思逐渐复杂了。 因为他知道,这才他娘的是学问。 虽然他不想承认,也很烦躁,在大乾军中,使得自己变得粗糙不堪。 但是点点滴滴之间,他知道自己所学的所谓的圣人的学问都是狗屁,军中的点点滴滴才是正道。 所谓的学问,本应该就是为吃饭穿衣服务的。 想着想着,又变得更加难过起来,因为他真的不想承认,大乾比大明要好。 等等,不应该是伪乾吗? 周凤翔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而就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家喧闹的声音忽然结束了,众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到了一个年轻的光头将领身上。 周凤翔虽然有骨气,但是却不是那种死硬分子,老顽固,也知道军中谁能得罪,谁千万不能得罪。 比如说眼前这一位,虎贲旅的副旅长陈二牛,他是绝对不能得罪的。 据说他在长江防线之战中,关键时刻,指挥他手下的炮兵,一个齐射便摧毁了大明的炮兵阵地,解决了当时大乾的危局,被沦为首功。 不过他却懒得当兵团长,最后被大王直接扔到了虎贲旅,担任副旅长。 而陈二牛呢,也不是那种讲究架子的人,只是他的事迹太猛了,以至于军中的汉子,都发自肺腑的尊重他。 他大步流星的走到了周凤翔近前,“周教官……” “陈将军,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 然而,陈二牛却羞赧的说道:“行军途中,不是有个镇爆发了瘟疫了么,军医都在那帮忙呢,估计要过些时日才能到,然而刚才有路过的百姓求救,说婆姨要生了,你跟我是这里最有学识的两个人了,咱俩走一趟吧。” 周凤翔瞪大眼睛,一句去嫩娘好悬没骂出口。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