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章 争议 (第2/3页)
赖您的谋划,刚才我细思你的说法,确实很忠恳,也很现实,但是我也有另外一番说话,你可要听了听。” 李岩见齐岐山一脸恳切,便点头示意。 “我不通军事,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便让人家杀的丢盔弃甲,差点连性命都丢了,被李修文将军好一通嘲笑,臊得我差点直接自杀殉国了。” “但是我不通军事,却不意味着我没长眼睛。” “自从伪明崇祯元年起事开始算起,到如今我大乾已经跟伪明交手了三年了吧。大王所作所为,一桩桩,一件件你应该多少也知道一些吧。” 齐岐山的语气平静,眼睛死死的盯着他,“有些事情不能只看纸面上的数据吧?” 李岩瞬间肃然,也瞬间放弃了与对方争辩的意图,因为他一瞬间便听懂了对方的意思,从骨子里理解了对方的意图。 “咱们大乾说到底,就是一群在这乱世里活不下去的苦命人罢了。” “是大王的引领,让我们在这泥潭之中,挣扎了三年,而且日子越来越好。” “换而言之,如果没有大王的出现,莫说东镇庙了,便是你们先前捣鼓的那个白莲教怕是也早就被剿灭了吧。” “我们都反思反思,从最初的东镇庙起事开始,我也好,你也罢,可曾想过有朝一日,我们能南征北战,拿下山东,拿下苏州府吗?” “这战争咱们靠得是兵马,靠得是武备,但是又不能只看武备,咱们大乾自立国以来,不论是军事还是政事,从大王以下,是不是都在勉力做事?” “赛阁老身子骨不好,却总是宵衣旰食的处理政务。” “陈先赟兵败数次,依然勉力维持,不至于局势崩坏。” 齐岐山没有因为对方的肃然而停止,非只如此,随着他继续说下去,情绪也渐渐激动起来。 “李岩,我只问你,王上也好,咱们也罢,还有诸多人物,元老、投降过来的,文官、武夫,从朝堂到百姓,是不是都在齐心协力去做事?而眼下,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咱们在战略上也没有错,那这三年的努力,凭什么不能好生的给伪明一个教训?” “凭什么一个朱大典,贪赃枉法的人物,就能将我们逼迫到这种份上?”你到底与我说句心底话,这场山东之战,不该是咱们赢吗?账不能这么算吗?” “咱们大乾自立国以来,就没有仗打的那么憋屈的时候,让人家在我们的地盘上耀武扬威,你看的是数据,我看的是人命,你可知道,山东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他们的房屋被烧毁,他们的粮食被抢光,他们的妻女被凌辱。” “我们不能只将这些事情当做政治宣传,而不往心里放啊!” “我们在这里犹豫的每一秒,或许便有几十个家庭,彻底被覆灭!” “若是我们不去管他们,又有谁去管他们呢?” 李岩被齐岐山怼的无话可说,其实也不跟不想说什么,大明的文臣是出了名的不管百姓死活,可大乾的文臣恰恰相反,是太在乎百姓的死活,最后李岩忽然问了一句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齐大人,你平时不是喜欢揣摩王上的心意吗?” 齐岐山压下内心的情绪,“瞎说,我怎么会……” “看样子,有些功夫你确实没做到家。”李岩自顾自的认真说道:“别看大战在即,但是王上每日端坐他那虎皮大椅之上,可有一丝的凌乱。” “大王临战不畏,是大王的习惯,一直是这么个习惯。” “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李岩摇头相对,“我是说王上固然不显一丝凌乱,但是往日里却也早就一次次召开会议,寻求方略了,可这一次呢?虽然一直军议,大王却并没有主动寻求方略的意图,可见王上内心是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账的。” 齐岐山陡然怔住。 “关于陈二黑诸将的战斗力,具体如何,确实缺乏大战的检验,到了战场上是否会如同第二兵团一般,前期打的异常艰难未尝可知,你也觉得我的想法,有些过于忽视了大乾上下的齐心协力,但是至于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