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罗毅论道  (第1/2页)
    造反是为了建立不朽的帝国。    建立帝国又必须依靠强大的治理能力。    听起来,一点错都没有。    可是。    寡人现在就有一个帝国了。    接下来,还会扩大成涵盖九州的帝国。    为什么不直接开始治国呢?    造哪门子反呀!    嬴政憋着笑摊开竹简,着手准备记录。    罗毅也没多想。    只是自顾自地灌输着两千年后的理念:“所谓治国,其实是治人。”    “人是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核心。”    “尽最大可能,提供公平的平台,发挥出每一个人的力量。”    “才能确保国家处在健康,向上的发展历程中。”    “公平是基础,也是奢望。”    “没有人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只能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对公平的选择。”    “我们就以大秦为例。”    “战国时期,秦能吞并六国,建立帝国,不是因为它有多优秀。”    “而是因为它能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    “商鞅变法形成的律法系统和勋爵体系,能够为秦国子民提供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就是一统河山的基础。”    “简单来说。”    “大秦能一统天下,主要是因为秦国的子民活得有奔头。”    “有希望获得更富裕的生活环境。”    “虽然这份希望很渺茫,动力却无比强大。”    “强大的动力,推动大秦这辆战车纵横九州,摧枯拉朽。”    “反观其他六国。”    “土地、山川河流、矿产都是世家大阀和士人阶层的财产。”    “基本上没有庶民什么事。”    “庶民也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几代人的努力获得更加富裕的生活。”    “这是彻底堵死了他们的上升通道。”    “断绝了庶民继续生活在六国的希望。”    “他们只能绝望地举家迁徙到秦国,进一步加强秦国的实力。”    “此消彼长之下,能一统天下的只有大秦。”    “别无二选。”    寡人爱听这些论断。    奋笔疾书的嬴政脸上堆满微笑,呲牙咧嘴地加快记录速度。    还不忘再次问出心底疑惑:“既然大秦律法和勋爵体系能提供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先生为何又断言秦二世而亡?”    “这个黑锅得商鞅来背!”    罗毅哈哈一笑,继续剖析大秦的病症:“用完善的律法和强大的执法体系治国,这个思路没错。”    “可是,治国不能太依赖律法。”    “人是万物之灵,不是猪狗牛羊。”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且有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    “不能画个圈圈让他们站在里面不出来。”    “这种事,没人能做到。”    “按照商鞅那套,把什么东西都纳入律法系统来规范的做法,需要一整套愚民、辱民、弱民、疲民、贫民的管理体系配合。”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大秦的子民都变成了蠢货。”    “没有成才的希望。”    “别不信!”    “你且看看大秦朝堂。”    “能够位列朝堂的官员,除了大秦勋贵,其他人都是来自六国的士人。”    “偏偏没有秦国自己培养的士人。”    “是商鞅这个老东西,斩断了大秦培养读书人的路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