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高阳王应该当皇帝  (第2/2页)
娘的不是东西,朱高煦心中大骂父王朱棣。    就在两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时。    砰,宋府对面的一个看起来很破旧的房子里,突然大门推开。    众人纷纷转身,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颤抖着站在外面,对着杜时道:“大--哥--”    “雯儿。”杜时喜极而泣的冲过去。    两兄妹瞬息抱在一起痛哭。    接着那房子里不时的有人钻出来。    一个青年,三个小孩子,一个中年男子,正是沈济和他全家。    原来对面是个米铺,沈济听到燕军进来屠杀,吓的半死,但第一时间就在想什么地方可以躲。    后来想到这米铺,有地下储藏室,赶紧跑过来。    而米铺老板留下个儿子,是沈济的学生,自己出去找婆娘了,他婆娘上街未归。    但到现在为止,米铺老板和他婆娘还没回来。    “你们夫妻会骑马吗?”朱高煦这时沉声道:“城中很乱,不可久留,可能会有瘟疫,快走。”    沈济夫妻摇摇头,俱没骑过。而中年男子是沈济伯父沈骏,他骑过马,便让他带杜雯。    朱高煦又挑了几个兵士分别带上其他人。    其中最大的小孩已经有十三岁,个子还挺高的,是米铺老板的儿子,沈济的学生,叫王栎。    王栎上马前红着眼问:“老师,还能找到我父亲和母亲吗?”    沈济抬头看看朱高煦,咬牙长叹:“高阳郡王会尽力的。”说罢双眼一闭,眼泪都情不自禁的滚下来。    朱高煦不置可否,也不知如何回答。    王栎却好像很懂事,缓缓点头,小声道:“多谢高阳郡王。”    朱高煦苦笑。    却见沈济抱拳:“高阳王稍待,下官拿点东西。”    转身招呼沈骏,两人又钻回地窖。    不一会,两人抱着一大堆书出现在门口,接着又复钻了回去。    “什么时候了,还带着这些东西?”杜时急道。    “不急,让他们搬。”朱高煦却道。    就在这时,远处一批步营往这边过来,远远看到他们,先是一愣。    对面全是总旗以下,几乎没人认识朱高煦。    徐祥上前说了几句,有人跑过来拜见高阳郡王,然后看了看杜时这些人。    朱高煦不动声色的道:“是谁下的命令屠城?”    一个小旗大声道:“听说是大王的命令。”    “你是说我父王?燕王?”朱高煦道。    小旗扰扰头,然后点点头,一脸疑惑:“是。”    “你们是何人部下?”朱高煦余光看向王栎,王栎双眼通红,双拳紧握,死死盯着这小旗。    “我们是谭将军部下。”    “谭渊?”    “正是。”    王栎又把谭渊两个字记下了。    “这边这个米铺老板,姓王,是本王旧识,你帮本王传下去,谁若见到,赶紧救下,如果能带到本王这里,必有重赏。”    “是高阳郡王,卑职知道了。”小旗抬头看了看米铺的名字,记在心里。    王栎脸色好看了很多,但他毕竟还算孩子,其他人都沉默不语,想必大伙都知道,朱高煦不过作作样子,看现在这情况,米铺老板夫妻恐怕早就死在乱军中。    “我父王做事,像我爷爷,哎,咱们明人,何苦为难明人---可恨我,却无能为力--”朱高煦一脸的痛苦,低声喃喃。    徐祥赶紧安慰道:“高阳王已经尽力救了一些人,大伙都会记得的。”    众人说话之间,沈济和沈骏带着两大包书籍上了马。    沈济上马前对朱高煦道:“高阳王恕罪,这是家传的古书,极为珍贵。”    “可是梦溪笔谈?”朱高煦反问。    “啊。”沈济愣了下:“高阳王也知道?”大为意外。    “是好书,一定得带着,走。”朱高煦大手一挥,把王栎拎他马背上,带着众人往城外去。    此时城中火光冲天,燕军放的火越烧越大,反抗的声音越来越小,众人一路过来,遍布横尸,惨不忍睹,沈家无不震憾和害怕,王栎则一言不发,每看到有燕军经过,必要狠狠的用眼光盯过去。    他说是孩子,但在明朝已经不算小,父母至今未归,他已经猜到遭遇了不测。    他紧紧抱着朱高煦的穿山甲,突然小声道:“高阳王不支持燕王这般做是吗?”    “民为贵,社稷为次。”朱高煦缓缓的道:“本王心里,天下的百姓才是我大明最重要的。”    王栎动容,眼中含泪,沉默了片刻,缓缓道:“高阳王应该当皇帝。”    朱高煦身体微颤,表情没什么变化。    骑马离他最近的是徐祥耳朵一动,余光看过来,微微而笑。明镜要高悬的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