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01章 远征波斯帝国  (第1/2页)
    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以及尚书省的尚书令一般都称之为“丞相”。    经过庆忌的一番人事调动之后,中书令为范蠡,负责起草诏令。    门下省侍中为邓析,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书令为文种,执掌尚书省,尚书省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二十四司。    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同时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由曾点出任吏部尚书。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    由卜子夏出任户部尚书。    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由曹恤出任礼部尚书。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由伍明出任兵部尚书。    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桉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桉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桉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桉件。    由李克出任刑部尚书。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原来的干将告老还乡之后,由鲁班出任工部尚书。    伯噽出任御史大夫,掌管御史台,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御史台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桉件,同时风闻奏事。    另外,左丘明为大理寺卿,曾参为御史中丞……    总的来说,吴国的三省六部制,类似于唐宋时期,却还没有那么“臃肿”。    庆忌讲究的是行政效率。    ……    吴国十年大治之后,留给庆忌的时间不多了。    庆忌迫切的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征服者”,打造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帝国,成为无人可及的“大帝”。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庆忌决定西征。    为何是西征,而不是进攻印du或者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因为,那里地广人稀,对于吴国而言,实在没有太大的占领价值,发兵攻占那些地方,实在是得不偿失。    有鉴于此,庆忌不顾群臣的劝阻,执意要发起西征之战。    而庆忌的目标,正是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    究竟是从陆地,还是从海路进攻波斯人?    吴国的公卿大夫们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远征波斯,万里之遥,实在不可取。”    “既然陛下要远征波斯,臣等只好苦思冥想最佳路线。”    “若从海上发兵,以我大吴的战船规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