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53章 神往 (第3/4页)
正面临的那一刻,张就还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声音微微颤抖地问道。 “提醒他们做什么?” 张恭闭上了眼,靠到榻上: “这汉国要进入凉州的传闻都传了三年了,你现在去提醒,有几个人信?就算他们信你,又能做什么?” “没有了关中的压力,凉州就是汉国的囊中之物,更何况这几年来,汉国看似没有进入凉州,但实际上……嘿!” 说到最后,张恭竟是说不下去了。 “大人,那我们怎么办?” 张就明白自家大人后面没说出来的话是什么。 汉国这些年对凉州的做法,根本就是在煮肉糜,煮得越久,搅得越烂,那就越容易入口。 先不说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的凉州刺史府,就是地方豪族,以前想要养胡自重,那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 而且他们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但现在呢? 光是陇右的种种传闻,别说胡人心动,就是凉州豪族也有不少人心向往之。 这汉国还没入主凉州呢,养胡人以自重的成本就已经不知提高了多少。 真要等汉国入主凉州,豪族还想来以前那一套,那基本就是在做梦。 只要冯永能像治理陇右胡人那样治理凉州胡人,不出三年,汉国至少就可征得胡骑五六万,而且还是非常主动为汉国效力的那种。 除非汉国派了他人过来主凉州事。 但想想那汉相诸葛孔明的治蜀之名,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眼瞎之辈。 “什么怎么办?天塌不下来,日子就还得照常过,我们张家,不是早就从凉州刺史府退出来了么?” 张恭没有睁开眼睛,淡然地说道: “我是西域戊己校尉,当然是要管好西域诸胡之事。这两年凉州与关中断绝,西域诸国使者难往中原,不免有人会心生疑惑。”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安抚好那些人,不能让西域诸国对华夏离心。” 张就连忙应道:“诺。” 凉州寒气未消,江南热气已起。 建业自成了吴国都城以来,因为孙权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规划,再加上吴国朝廷从武昌迁至建业,建业比起以前,算是热闹了不少。 在离吴国皇宫不远的一条巷子里,这里多是达官贵人所居。 其中有一个小院子,与那些高门大院不同,乃是独立而居。 这个小院子,正是孙权特意划出来,给大秦人(即罗马帝国)秦论居住。 秦论来吴国已有五年之久,初来时还连续被孙权召去谈论沿途所见,及异国方土谣俗。 现在虽说已经很少进宫与孙权见面,但孙权能特批这个小院子给他住,就足以说明孙权并没有忘记他。 秦论身份比较特殊,再加上又比较空闲,这些年来游了吴地的不少地方,交友也算广阔。 身为商人,当秦论在知道这世上居然还有红糖这等绝世美味之物,简直是欣喜若狂。 东吴本与西蜀有官方的红糖渠道,每年都会从西蜀进口一定额度的红糖。 但那些红糖,大部分都是流入了皇宫里,被孙权用来给自己享用,以及赏赐臣子。 私人与民间想要从蜀国手里拿到红糖,则绕不开一个家族,那就是吴郡张家。 张家几年前被孙权借着暨艳事件清洗了一番,弄得元气大伤,在吴国的官场里暂时消声匿迹了。 幸好家主张温出使蜀国时,骤然听到流传于蜀地的文章,当即表示对某个冯姓土鳖神往不已。 以张温那时的名气,还有蜀国对他的看重程度,张温此举对冯土鳖的名声着实是帮助不小。 冯土鳖在得知此事后,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心态,尝试与张温建立起了书信往来,后来居然成了传说中的笔友。 张温被孙权罢黜后,其弟张白亦被流放交州,因为水土不服,差点死在那里。 那个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