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阳谋  (第1/2页)
    正月初十,寒风与瘟疫席卷大明南北。    这时,实控郧阳府的武昌总兵惠登相,来到汉中。    初至汉中,他就被震惊了。    四大军营,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将整个南郑团团包围,众星拱月一般。    “杀——”    “效忠大明,报效国家——”    “拳打逆贼,脚踢建奴——”    军营内口号震天响,脚步声齐整如一,凶悍的气势,让人眼皮狂跳。    军营外不远,大量的摊贩,组成一个个的摊点,吃喝拉撒,应有尽有。    甚至许多脑子灵活的,也惦记为军队排忧解难,花枝招展地迎客。    “军营外,如此繁杂,岂不是影响斗志?”    “不会,兵卒每旬有一天假,军饷太过于丰厚,这些正好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    “再者说,这也是考验军纪,一旦被拿下,最低二十军棍。”    接待惠登相的,乃是陈永福。    陈永福作为河南总兵,虽然都是总兵级别,但无论是资历,还是跟脚,其都据上风。    惠登相受宠若惊,脸上的刀疤都舒缓了。    这可是射瞎李自成的狠人。    “啪啪啪——”    话音刚落,一队身着军袍,手持木棍,胳膊带着黄带的并卒,面无表情的在附近巡逻而过。    见到陈永福,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是军法司的巡察队,听命于朱总兵。”    陈永福有些尴尬地介绍道:“谁的面子也不给。”    “这是火器营,五千人之众,大小火炮数百门。”    “这是三边营,三千人,乃是三边精锐,器械娴熟,一等一的战兵。”    “战马嘶鸣的,乃是骑兵营,共有三千骑,甲胄俱全。”    “另外,与三边营一起的,乃是福明营;那是榆林营,前总兵尤世威掌管。”    “独占一方,声势浩大的,乃是新兵营,约莫万余人。”    实际上,还有散关营,祁山营,以及重甲步兵掷弹营,外加护卫营,汉中的总兵马,突破了三万,无限接近四万。    但却情况复杂,俘虏收编的特多,需要调理。    陈永福一边介绍,一边与之荣焉。    “乖乖!”    惠登相跟着察看,感慨道:“贵军怎地这般多的铠甲?”    却说,他看见即使在冬日,这些兵卒依旧不停地操练,身上不是棉袍,就是棉甲,威风凛凛,极为震撼。    这可太废钱了。    陈永福也感叹:“没办法,朱总兵会搞钱。”    “有钱好啊,难怪能养那么多兵。”    惠登相感慨道,对于汉中军,有了初步的认识。    别看他守住了郧阳府,一来占据的是地利,二来是兵卒用命,许多人是招来的罗汝才兵马。    可,比之这般天天操练的精锐,着实落了下风。    一入南郑,惠登相一见到朱谊汐,拱手就拜,磕磕巴巴地说道:    “朱总兵威名哄传天下,今日一见,果真一表人才,风流倜傥——”    “哪里哪里!”朱谊汐听着这牛头不对马嘴的成语,不由哑然。    他仔细一看,疤脸浓眉,膀大腰粗的惠登相,此时穿着一身长袍,披着裘衣,一副文绉绉的打扮。    陕北大汉装江南公子,看上去,极为别扭。    “您叫俺、我,良弼就成!”    惠登相拍着胸脯,豪气道:“这是俺的字,俺和您是老乡,听到您大胜闯贼,别提多开心了。”    一旁的陈永福讶异,我都没有字,这大老粗竟然有。    “惠兄也有字?”朱谊汐一瞅,又是老乡,不由得笑道:“你唤我景明就成,老乡之间,莫要拘束了。”    “嘿嘿,咱们都有字,都是读书人,聊的就是痛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