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慕名而来  (第2/2页)
儿,汗水与肌肉齐飞,鼻涕与鲜血共舞,绿色的青草倒下了一片。    余冲鼻青眼肿,欲哭无泪,哀嚎道:“我真的冤枉啊!”    “你冤枉个屁!”曾英摸了摸自己这效仿关公的美髯,斜睨道:“汉阳王入川,大败张定国,又重新占据重庆,你小子啰嗦个屁。”    “挨这顿打,让你长记性。”    曾英爱抚着自己的长须,思量半晌,拍掌道:“走,咱们北上,投靠这位汉阳王。”    “反正是大明的粮饷,吃谁的不是吃?”    李定忙点头道:“去重庆好得很,比在这里种菜强。”    于是众人纷纷赞同,扔下锄头,再次扛起刀,一个个地向北而去。    泸州卫上下,也松了口气。    终于让这群吃货走了。    几百个魁梧大汉,天天赤裸上半身,打又打不过,撵又撵不走,还得管吃管喝,这谁忍得住?    于是,这群风风火火的大汉,朝着北方前进,目标就是重庆。    而此时围绕着重庆,朱谊汐并没有冲动地一鼓作气,找张献忠决斗。    而是选择给蜀王,以及巡抚陈士奇发丧。    因为他明白,时间拖的越久,张献策的胜算越低。    且不提西军屠了重庆城,又斩杀四川省高层文官,对于士大夫阶级来说,畏惧与憎恶并存。    但,当有另一个选择,汉阳王到来时,那就另当别论了。    更为关键是,四川,其实并没有张献忠的民意基础。    偌大的大明,其实真正乱起来来的,只有陕西和河南。    陕西是因为边军问题,以及干旱,而河南则是地窄民稠,属于干柴烈火,一点就着。    而四川呢?鱼米之乡,又没有外患,天灾,虽然艰难,但却过得去。    在这种情况,你让普通人抛家舍业造反,绝难。    所以,历史上,张献忠一入川,颁布了不少的禁令、善政,但并不被接受,许多百姓,将领,不断地进行斗争,抗争。    于是,张献忠直接掀桌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暴政迭出。    拖的越久,朱谊汐越占优势,对于那些士绅们,更占主动。    “这四川,怎么跟汉中差不多?”    李继祖骑着马,向着泸州卫进发。    泸州卫,以及附近的永宁卫,永宁宣抚司,都是他的目标。    走在官道,李继祖一边心生感慨,一边察看四周,警惕心这点,可不能丢。    忽然,道路两旁走出一群魁梧的大汉,持着破旧的刀枪,雄赳赳气昂昂的。    “你们是何人?”    李继祖警惕起来,让全军警备,然后居高临下,呵问道。    “明军?你们是哪一伙的?”    曾英眯着眼睛,问道。    “你们又是谁?”    李继祖不爽道。    “我?”    曾英笑了笑,说道:“附近的明军,也只有泸州的汉阳王,不巧,在下曾英,特此北上,就是想要投靠汉阳王。”    “你是曾英?”    李继祖诧异,满目警惕,上一次张定国冒充,今个难道又有冒充的?    “如假包换!”    曾英注意到他的警惕,自信道:    “曾英虽然名声不扬,但四川知晓的甚多,如不放心,将军尽可找人辨识。”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