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灋!!!  (第1/2页)
    翌日,清晨。    秦落衡起了个大早。    他要给自己准备一点干粮。    进到学室之后,基本整日都会呆在学室,学室并不包伙食,一天长达五六个时辰的学习,若是不额外进食,根本就支撑不住。    秦朝的普通百姓都是一日两餐。    即饔(yong)和飧(sun),也就是所谓的朝食和夕食。    在秦时,因为粮食产量不高,所有黔首都缩衣紧食,而为了把更多时间放在劳作上,也就形成了目下的一日两餐。    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鸡鸣时分起床,去到田间地里耕作,等到巳时(九点)回家吃朝食,稍作休息继续回到田间,一直劳作,等到日至悲谷,即申时(四点)回家吃夕食,然后准备休息。    因此民间有这么一句话。    朝铺不得见!    意思就是邻里之间,除了在吃朝食和夕食的时候能碰面,其他时候基本都是见不到的。    如果其他时候见到了,说明对方一定在偷懒。    这时也没有早上吃好,晚上吃少的说法,在这个粮食稀少、物质匮乏的时代,生火做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节省时间和柴火,黔首早餐基本是现吃现做,而晚餐普遍都是热的早上剩下的朝食。    这也能从饔和飧的字面上看出。    《说文·新附》中:‘饔,孰(熟)食也。’,‘飧作馂,即食之余也。’    当然这只是民间黔首。    若是上等士人或者贵族,则不依循这个一日两餐,他们都是一日三餐、四餐,甚至多餐。    秦落衡因为有一日三餐的习惯。    自然也不在这个范畴。    不过这时期粮食种类不多,能做的干粮也就两三种。    即餱(hou)、粕和糗。    餱就是把蒸好的饭曝晒成干粮。    粕和糗就是把粮食带着皮(糠)压成渣滓和米粉,然后炒熟,分别相当于后世的炒面和炒米。    吃的时候抓一把,就着冷水下送。    这三种干粮都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    秦落衡自然不会委屈自己。    他准备做锅巴。    随着灶间火势不断升腾,锅中焖饭也渐渐贴着锅结焦成块状的一层饭粒,颜色变得金黄,一股喷香从锅中散出。    见状。    他也是连忙挥动锅铲,将内里白净的米粒翻到锅身压实,他虽然有余粮,但还没奢侈到就为了做一点锅巴,直接浪费好几把米,他要把这些米全部做成锅巴。    随着时间推移,厨房米香越来越浓,甚至飘窗而出。    在秦落衡忙着翻动锅铲时,不知何时醒来的薄姝,已经站在了厨房门口,正两眼眨巴的盯着锅灶,在没人注意的时候,还偷偷的嗅了嗅满屋的香气。    在将这些锅巴盛出之后,秦落衡才看向薄姝。    他开口道:    “你醒了?”    “你身子还没完全康复,我只给你弄了点清粥,你等会配着桌上的酱菜一起吃,你应该会生火吧?中午的时候,若是饿了,自己把锅中的清粥热一下就食。”    薄姝连忙行礼。    “多谢公子。”    “小女子曾经下过庖厨,也学过生火。”    “只是公子是要外出?”    秦落衡摇头。    “不算。”    “只是去学室上学。”    “学室课程繁重,无法分身,所以中午你需自己照顾自己。”    “另外你若想离开,记得知会我,我带你出去,不要擅自离开,不然被外面士卒抓住了,我不会救你。”    薄姝一愣。    她一时没反应过来。    为何自己出去会被抓?还有这是那?为什么外面会有士卒?这是什么情况?    薄姝迷糊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