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殿下 第313节  (第3/3页)
场大败,你知道朝廷的损失有多大么?”丁相深吸口气,“换算成银两,千万两以上。”    丁璎倒吸口气,“这么大。”    丁相眉心微锁,“公主一直在太后身边长大,她对朝政的了解比一般人要更深刻。在太后过逝那年,公主曾经参与赵尚书案的调查。光那一桩案子,朝廷收剿银脏数百万之巨。那些银子都进了户部做为公用。”    “可以说,陛下接掌的朝廷,是一个和平富庶的朝廷。可也只有短短四年,国朝大败,边军溃逃,两位大将身陨,帝都以北受尽屠戮。”丁相道,“公主非常愤怒。然后,她迁怒陛下也迁怒太子。”    “并没有啊。”丁璎说,“我经常去找公主说话,公主待我挺好的,也常来看阿泰。”    “不。公主对陛下与东宫非常不满。因为是陛下一意孤行导致辽北败局,而在战后,陛下甚至不肯问罪秦太师,公主已经难以忍耐。”丁相平静说道,“所以公主施恩内阁,笼络大将,不加掩饰的与勋贵豪门结交。    公主的目的只有一个,她要掌握朝政。”    丁璎面色一白,“陛下与太子就是因此要让公主和亲么?”    丁相叹口气,“陛下不是傻瓜,太子也能感觉得到。虽然我认为这样做非常愚蠢,但好像陛下与太子都更愿意公主远嫁。”    “那不能彼此各退一步,共同执政么?”丁璎说,“就像以前太后娘娘在时那样。”    丁相苦笑,“太后娘娘在时,陛下何尝能掌管政事。我从来也只听闻天无二日、国无二日,共同执政,谁愿意?”    哪怕陛下太子愿退一步,公主呢?    辽北大败已经彻底将公主惹毛了,公主一定会夺取权力,并且她已经这样做了。    在太后身边长大的公主,她生来就看着自己的祖母处理朝政,她不会认为朝廷是陛下的是太子的,她会认为朝廷一样是属于她的。    因为她远比她的父兄出众,因为她像她的祖母一样胸怀天地,怜悯天下。    症结并非和亲。    而是公主与陛下、太子之间的争胜。    可陛下与太子仍然犯下大错,他们以为用和亲的名义可以名正言顺的赶走公主,却不知这样只能惹怒公主!    或者因为无涉政事,丁相看的比许多人更准。    丁璎忽然低低问祖父,“当初您让祖母带话给我,就是因为看出……”公主与东宫会翻脸么?    事到如今,丁相也不瞒孙女,“公主曾经苦劝太子,不要纳徐氏女。太子虽有宽厚之名,这几年我细看下来,委实不是名君之资。”    丁璎叹口气,“我看公主很肯为朝廷尽心,还替朝廷借了那许多银子。有这样得力的妹妹,殿下何不垂拱而治呢?”    “太迟了。”    如果是在辽北之败前,东宫愿意正视公主的能力,对公主加以重用。那么,根本不会有辽北之败。    若无辽北之败,陛下与东宫的根基则不会动摇。    是陛下的一意孤行,导致如今的局势。    而公主既有机会掌权,就不会愿意再与愚蠢的父兄虚与委蛇。公主要整个朝廷都听她的!她要如她的祖母那般掌握朝政!    冲突已一触即发。    丁相叮嘱孙女一定要小心,自己也小心翼翼,不肯多言一句,多说一字。    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    在徐妃折戟后,荣晟帝找齐康商议,齐康没奈何,“如果陛下信任,臣愿意一试。”    荣晟帝就等齐康这话,立刻道,“卿若能说服公主,朕记卿一大功。”    齐康奉命到含章殿去见公主。    这是师徒交恶以来的第一次单独见面。    荣烺没留旁人,她坐在临窗的小炕上,窗外大雪漫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