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 狭路相逢 (第5/5页)
他简单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战场局势,也瞬间讲了一下岐国公的前车之鉴。 霍云英眉头紧皱:“嗯……从战术上来说,似乎是一个无解之局。 “两种选择都是一种豪赌。 “安营扎寨、整军休息,是赌对方不会跑;继续追击,是赌盛军在中伏的情况下,仍能打赢这一仗。 “总之,两种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而不论是哪一种失败,对于大盛朝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我只是个义军,这种题目对我来说,有点超纲了。” 赵海平又看向陆恒。 陆恒一摊手:“看我干嘛,我是乞丐……” 最终,赵海平还是只能看向楚歌。 楚歌沉吟片刻,最终说道:“我认为,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我要怎么做’,而在于……‘我是谁’。” 赵海平一愣:“我是谁?” 楚歌点了点头:“对,你是谁,或者说,我们是谁。 “我们不是玩家,我们是盛太祖。” 赵海平显然还是有些不懂,他迟疑了一下说道:“是,我知道,我很想是盛太祖,可我终究不是盛太祖啊。” 楚歌笑了笑:“好吧,那我再换另外一种说法。 “想一想盛太祖会怎么做。 “你看看陆恒,想想幼年时做放牛娃、做乞丐的盛太祖,想想此时的盛太祖,会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愿不愿意因为一念之差将这支北蛮的精锐放回漠北,愿不愿意在未来,让大盛朝的普通人再受战乱之苦。 “你看看霍云英,想想做义军时的盛太祖,他在面对这种‘狭路相逢’的场景时,是会选择退却,还是会上前决死一搏。 “你再看看我,想想做皇帝时的盛太祖,如此的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每天伏身在案牍上处理一份又一份的奏章,杀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国库充足、兵甲精良,是为了当你想打北蛮的时候,手上就有足够的精兵悍将和粮草辎重。 “如果你统率的是大盛朝后期的军队,那么此时人困马乏,遇上北蛮的精锐骑兵,恐怕是败多胜少。 “但你现在统率的是大盛朝初年的军队,这军队的士兵,都是跟你平定乱世的百战精锐;这军队的辎重粮草,都是你勤恳治国攒下的家底;这军队上上下下,无不视你为神明。只要你向前,他们就绝不后退。 “既然谋算已经做到了极致,既然再多的策略都已经不再有效,那么不妨问问你自己。 “作为盛太祖的你,是否足够相信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 “上下同欲者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 赵海平的眼神闪动着,显然,被楚歌说服的进度条已经快要满了。 但他还有最后一丝疑虑:“但是,岐国公那个事情……” 楚歌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是岐国公,你是盛太祖。” 赵海平不说话了。 他看了看其他的三个玩家,或许就像是盛太祖看到了不同时期的自己。 是啊,既然所有的谋略都已经穷尽,既然等或是打都无法保证必胜,那么,总要有一种东西支持自己下定决心。 而此时让盛太祖最终下定决心的,或许是那个颠沛流离、尝尽人间疾苦的乞丐;或许是那个敏而好学、跳出身份局限的义军;或许是那个伏身案牍、如劳模一般勤恳治国的帝王…… 而那都是他。 所以此时的他,必然只有一种选择。 这不是鲁莽,也不是冒险,而是自信。 自信这个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这支自己一手打造的军队,哪怕在如此极限的情况下,也终将战胜强大的敌人。 想到这里,赵海平凌空抽了一下马鞭,让争论不休的众将安静下来。 “传令! “全军无需休息,进军兀兰土剌山! “北蛮骑兵必在兀兰土剌山设伏,必然会等我军人困马乏之际,才与我军决战。 “所以,我们想与马哈里决一死战,现在就是唯一的机会! “设伏又如何?我军兵锋所向,挡者披靡! “诸将听着!此战有进死,无退生! “随朕一起,打赢这最后一战,踏平漠北,绝不将这一代人的边患,留给子孙!”青衫取醉的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