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古法锻刀! (第4/6页)
并不奇怪,毕竟古法炼铁的原理大致相仿,而夷刀的锻造技术也都是从华夏传过去的,有了本土化的发展。 只不过后来,由于双方的文化不同,所以铸造工艺有了不同的发展。 齐朝、盛朝因为有大量的军队,所以注定了不可能在一把武器上花费太多的资源,更追求可以大批量装备的制式兵器,而且由于重甲的流行,寻常刀剑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用起来远不如大斧、长枪等武器; 而夷刀则是由于当地的披甲率低、战斗规模小,所以在锻刀技术上不断钻研,最终在盛朝的时候有了反超,又被邓元敬将军给反过来学习夷刀的制式打造出盛军的制式兵刃。 “差不多了,看看!” 李鸿运看到铁块和炭灰越积越多,整个熔炉的熔炼过程已经基本结束,立刻指挥着工匠们迅速打破熔炉,扒开不能融化的矿渣和炭灰,从里面取出仍旧有着极高温度的海绵状粗炼铁块。 这个过程十分痛苦,因为熔炉的温度很高,在扒开熔炉的过程中,火焰产生的高温会烧灼工匠的皮肤,让人疼痛难忍。 但这些工匠不能等冷却之后再动手,因为完全冷却后铁料可能会跟很多杂质凝固在一起。 “这么大一块粗钢……” 李鸿运看到工匠们扒出的东西,有点愣住了。 因为这些粗钢太大了,实在是有点超出他的预料。 第一次炼铁,李鸿运对于加入多少铁砂、炼出多少粗钢根本没有任何的预估,他只是掌握了和面的精髓,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严格按照之前查到的比例来配置,将整个熔炉给填满。 “所以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嗯,分拣。” 李鸿运看着面前的这好几大块的粗钢,大致确定了接下来的目标。 从粗钢的情况来看,似乎还不错。 事实上,在熔炼过程中也是有很多细节的,各种材料的比例出了问题,或者由于进入湿气导致温度不够,都有可能导致整炉全都作废。 而李鸿运可能是触发了自己的欧皇天赋,炼出来的这些粗钢竟然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 但这才只是锻造的第一步而已。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分拣。 在古法锻刀的过程中,这种粗钢出来之后,就可以进行切割,然后拿到铁匠铺里面去反复锻打了。 但在夷刀的锻造过程中,这样的粗钢出来之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工序,就是挑选。 因为这些粗钢中还有很多的杂质和生铁等不合格的铁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适合用于打造武器的。 这种最适合打造武器的特殊材料,在夷刀中叫做玉钢,实际上是碳素钢的一种。 它的性质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里面的碳元素含量必须在1%到1.7%左右,具体的碳含量取决于炉内的一氧化碳含量和加热时间。 所谓的生铁,是指含碳量在2%以上的铁,这种铁脆而易折;熟铁是指含碳量低于0.05%的铁,又过于柔软,不适合作战。 在古代冶铁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一些外国的士兵用长剑刺击敌人之后就会弯曲,必须在地上踩直之后才能继续用,这就是因为熟铁的碳含量太低了,过于柔软。 而只有在含碳量在这个区间内的铁,才能被称为钢,它的硬度和柔韧度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 李鸿运指挥着工匠们将这些原始的粗钢趁热敲打成小块,然后浸水冷却,再拆分开来观察。 不得不说,这些海绵钢还是挺好看的。 乍一看有点像是黑黢黢的石头,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上面有着密集的蜂窝结构,很像海绵。而且还能看到那些颗粒状的凸起部分似乎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最好是选用带着亮银色的沉重钢块,如果边缘粗糙而且还家带着灰黑色的碎屑,那就是不合格产品,不能使用…… “嗯…… “怎么感觉好像都不太合格的样子…… “这块似乎可以。 “这块……应该也还凑合吧?” 李鸿运一番检查,勉强挑出了几块看着还不错的。 当然,他也不确定自己挑的对不对,因为这种挑选本身就完全依赖于纯经验,需要大量的失败才能堆起来。 “好吧,总之先用这几块来试一试。” 李鸿运把自己精心挑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