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 四种开局 (第4/4页)
此。 因为提前做过功课的他,知道自己必须争取一个特殊的身份:特刺效用。 也就是说,他要尽可能地争取第一种考核方式。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齐朝的军人是要在脸上刺字的,这项规定起于前朝,因为大量募兵,许多兵员根本没有战斗力只能服苦役,所以逃走的士兵很多。为了防止这些士兵逃走,当时的皇帝就一拍脑门,想出了一个非常鸡贼的办法:在脸上刺字。 此时兵制的最大问题,就是它同时承担了吸纳流民和扩充军队这两种作用,两种作用混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既没搞好社会福利,也不增加军队素质,除了一点点的维稳效果,其他方面的弊端可以说是一言难尽。 而脸上刺字,就是这种兵制下的一种十分恶劣的副产品。 赵海平当然不希望自己的脸上刺字,哪怕这只是在历史切片中进行扮演。 而特刺效用,意味着他作为军中精锐,可以不在脸上刺字,而是在手臂上刺字说明自己所属的军队番号。 第二则是特刺效用选出来的兵士属于精锐,一开始就有机会成为基层的军官,起步就比其他的士兵要高一些。 这样一来,或许就能在整个靖平之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了。 赵海平来到校场,一边有基层军官负责量身高,另一边则是有基层军官负责各种各样的考核项目。 “我要考骑射!” 赵海平看着一旁的战马,自信满满。 …… 与此同时,霍云英正在大梁城西北边的一处小村庄外围的破庙中。 在他的身旁,聚集着几个绿林打扮的强人。 “在下朱沱,江湖人送绰号‘毒手判官’,见过‘一剑断江’段涛段老爷,见过各位好汉。” “在下苏宏,江湖人称‘青草蛇’。” “在下袁志勇,江湖人称‘铁索镇山河’。” 除此之外,还有四五个看起来明显地位较低的,叫的绰号也是五花八门。 霍云英一脸懵逼地打量着这些人,通过他们的身材、兵刃、气度等等因素综合判断,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这……似乎就是一伙小毛贼…… 就拿这三个看起来地位颇高的来说,‘毒手判官’朱沱的武器是一对判官笔,但明显能够看出这对判官笔的尖头已经多有磨损。 如果说这位毒手判官穿的还算体面,那‘青草蛇’苏宏就相当寒酸了,腰间只是绑了一条麻绳,怎么看都跟街头的泼皮无赖差不太多。 至于袁志勇,虽然“铁索镇山河”的名号听起来颇为响亮,但实则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兵刃是一条粗大的锁链。 正经人有拿这种东西做兵器的吗? 俗话说兵器越怪、死得越快,使用这种奇门兵器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类似的传承,多是深藏不露的偏门高手;第二种就是纯粹标新立异,搞个噱头吓唬敌人。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目前看来,这个袁志勇多半是后者。 很快,众人纷纷报上自己的名号,大家都是一阵“久仰大名”。 霍云英双眼微微眯起,对于这些人到底是真的“久仰”还是仅仅作为江湖上常见的“客套”,十分怀疑。 毕竟这些人的名号多半都是自己瞎比取的,同村的人能知道就不错了,此时明显看着像是附近聚集而来的,都是无名之辈,互相之间不拆穿才是更有可能的情况。 等众人纷纷自我介绍完毕之后,他们齐刷刷地看向霍云英。 “段老爷,这次金狗南下,兄弟们已经共同推举你为盟主,不知我辈该该当如何?” 霍云英有些迷茫的眨了眨眼睛,然后才反应过来。 哦,原来我就是被称作“一剑断江”的段涛吗…… 看着这些自称绿林人、其实有很多都只是小混混的“好汉”,霍云英一时间有些迷茫了,竟然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 岑桥驿。 李鸿运也已经从客栈中走出,来到这座小城的内部。 金人的兵锋已经在向着南方的齐朝土地展开,两路大军分别指向太原和京师。 燕京丢失之后,黄河防线也是一触即溃,没人能说得清楚从接到金兵进犯的军情之后,岑桥驿多久会卷入战火。 所以,此时的岑桥驿呈现出一种十分混乱的状态。 当然了,这其实并非全都是因为信息不通畅。在汇集了军情的京师和皇城内,实际上也是混乱不堪。 按照历史记载,知道金兵距离京师还有十日路程的时候,齐惠宗才在退位前下诏,让天下方镇勤王。 李鸿运走在混乱的岑桥驿街头,有些迷茫。 我现在该干嘛?青衫取醉的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