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9章 搞事业为重 (第2/2页)
只和小小的采购员打过几回交道。但已经把人笼络的很开心了。 加上贺瑶又和技术部的唐工关系好,两人话里话外给他们透露了些信息,标书又做了些改动,第二次竞标结束后,他们进入了最终角逐。 已经只剩三家供应商了。只要打败其他两家,许征的事业就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峰。 那段时间,大家加班加点,反复对比,更改,每一步,每一个数据,争取比同行做的更优、更简,更高效,更省钱。 虽然很辛苦,但每个人都怀抱希望,日子过得很充实。 距离最终招标会开始只剩三天了,大家再次开会讨论标书,看还有没有数据有更改的余地,贺瑶提了个大胆的提议。 在最终的产品交期上,他们其实还可以再缩短一周。 此话一出,生产部主管和技术部主同时提出了异议。 “行业内现有的模具水平一天最高产能是1000只,加上残次品,后续装配需要的时间,装配上出现的残次品,一天最多只能算900支。” “还要加上中间各种不可预估的变数,假期,和人员流动。现有的数据已经是最高水平了,如何还能缩短一周?” 大家觉得她只是个耍笔杆子的花瓶,站着说话不腰疼,就会把压力往别人身上转嫁。 但贺瑶是有事实依据的。 她把提前找出来的另一款产品模具图拿给大家看。 “这款产品跟我们此次竞标的产品本质上工序相差无几,既然这个产品可以做复合模,一天生产2000只,为什么竞标产品不可以?” “只要我们把模具改成复合模,再找个代加工厂,同期,同时生产,我认为提前一周完全没问题。” 技术主管出来打断她。 “你说的这些难道我们没考虑过吗?两个产品虽然生产工序差不多,但材质天差地别。” “竞标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用的98号钢材比你说的92号软了好几个度,用复合模打出来变形率很高。” “加上后期还要淬火,定型,电镀,变形的几率就更高了。效率是提高上去了,可生产一堆残次品出来有什么用?” “别以为自己在车间呆过几天,对模具有一点了解就可以随便乱说。技术方面的考虑,我们比你深思熟虑的多。” 贺瑶不否认技术主管在技术方面比她懂得多,可是,他说的只是常规状态下,大家普遍认知情况下会产生的情况。 不大胆尝试一下,怎么会知道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此?产品能不能接受住考验? “如果其他两家跟我们的考虑是一样的,那么我们从原材料采购,到中间生产,但后续交期,方方面面得出的结果是差不多的。” “如果别人宁愿亏钱也要拿下这个标,在所有结论一致的情况下压低价格,我们胜出的点在哪里?” “到这一步,大家拼得肯定都是出奇制胜。我们中规中矩,凭什么赢别人?” “凭好感度?路人缘?评审官对我们的偏袒?一个亿的标的额啊,单纯指望这些,会不会有点太冒险,也太不努力了?” 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不经语的姜南方战北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