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30 熊熊火势(二合一)  (第3/3页)
进行洪峰的调节。    多管齐下,才能达成百年工程的标准。    “下官明白,定当竭尽所能!”    “那就请陈主簿领着本官视察别处吧。”    “是,佥宪。”    陈涛领命之后,就走在前面带着沈忆宸,继续巡视河工要地。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把总伍东翻身跃马而下,跪倒在沈忆宸面前禀告道:“卑职有罪,码头处存放河工物料的仓库走水了!”    什么?    听到伍东的突然禀告,沈忆宸与身旁随行官员,俱是大惊失色。    张秋镇的码头仓库内,可是存放着从江南地区运来的河工大料。将来不论是修补重建河堤,还是堵上连通清河与黄河的水道,都缺少不了这些物料。    如今又不是夏秋的天干物燥,怎么可能在阴雨绵绵的天气下走水?    “伍把总你细说,到底怎么走水了?”    沈忆宸赶紧追问了一句,他这才看仔细了伍东的脸上熏黑一片,甲胄边角布料同样有着燃烧的痕迹,足以得出火势不小。    “佥宪今早离开后,码头存放河工料的仓库突然走水,并且火势异常凶猛,暂时还未能得知原因!”    明朝时期的河工物料,可不像后世那样以钢筋水泥为主,基本上都是靠着各种木料打桩,相对来说失火系数要高上许多。    不过沈忆宸驻地就在张秋镇,码头仓储等等规划图,更是他亲手绘制,早早考虑到了防火的因素。不敢说完美无缺,至少是领先了这个时代不止一星半点。    怎么可能突发这么大的火势?    “陈主簿,你在此处继续观测水势,本官先回张秋镇救火。”    仓库物料着火,沈忆宸自然没心情巡视河道,嘱咐了陈涛一句之后,他立即骑上马匹,一行人朝着张秋镇疾驰而去。    走到半道上,沈忆宸就看到了从远处冒起的浓浓黑烟,火势可能比他预估的还要严重!    此时张秋镇内,官吏差役、卫所军户、徭役民工纷纷动员了起来。在县丞姜沛的指挥下,紧张搬运着还未被波及到的物料米粮,并且大肆开挖隔离带,防止火势继续蔓延下去。    要知道不仅仅河工料以木材为主,张秋镇的房屋同样是木制结构,古代大火焚城可不是个例,甚至成为了诸多兵法家的战争手段。    一旦火势无法扑灭,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挖掘出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姜沛关键时刻做出了很正确的决策。    沈忆宸一路飞驰到码头处,眼前所见依旧是火势滔天,无数民力运军正在搬运物资救火,紧急情况下并无多少人注意到他的到来。    姜沛扯着嗓子正在奔走呼号,更没有注意到沈忆宸已经返回了张秋镇。直到沈忆宸拽住了他的胳膊,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拱手行礼道:“下官拜见佥宪。”    “火势情况如何?”    沈忆宸面色凝重无比,除了眼前码头仓库着火外,他甚至看到了停靠在岸的运船,都有不少燃烧着熊熊火焰,简直快要与河面连城一片。    “回禀佥宪,码头上四间物料仓库,三间米粮仓库,还有一件棉帛仓库着火。另外还有运河上,停靠的五艘运船同时起火,下官正在紧急疏散人员物资。”    八间仓库五艘运船,这几乎是占据着张秋镇仓库容量的一半以上,各种物资损失不会低于二十万两。    如果不是沈忆宸安置了大量流民在阳谷镇,同时运输过去了大批的物资,让张秋镇码头仓储没有处于满仓的状态,可能还要在这个数字上再加十万两!    “怎会燃起这么大的火势,看管仓使干什么吃的!”    沈忆宸内心一股怒火冒起,银钱损失都还是其次的,河工物料大多可是从江南地区运来,有钱都不好买。    这一批烧毁了,后续夏季大汛来临,哪来这么多的物料加固河堤?    “看管仓使下落未知,不知是畏惧潜逃了,还是葬身火海了。”    “那仓储差役呢?为何没能阻止住火势蔓延?”    沈忆宸规划仓储的时候,预留出足够宽敞的隔火带,只要能提前发现火灾,绝不至于蔓延到如此地步。    “仓储差役同样不知去向,而且俱码头工人描述,并不是火势蔓延开来,而是数处仓库同时起火。”    听到姜沛的禀告,沈忆宸面色瞬间铁青,他已经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什么走水意外,而是人为纵火!无限循环的我成了大明勋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