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四〇四章 谈条件 (第4/6页)
行礼:“参见陛下。” 朱厚照笑道:“先生不必多礼,就咱二人无须这么客套。朕让苏兄和郑兄请你过来,其实是想跟先生说清楚,有些事也的确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做,朕并非是有意违背先生的意思。” 他的话,似是对之前没有跟沈溪商议而直接下达调边军平乱之事的解释。 沈溪恭敬地道:“臣明白。” 朱厚照点头道:“先生明白就好,朕就不需要担心了……之前先生不是说在年后将吏部考核完成?朕只是看到初步结果,还没看到具体情况。” 沈溪从怀里拿出一份奏疏:“臣已将奏疏备好,本想今日上报朝廷。” “既然先生带来了,直接给朕就好,不必要再走通政司。”朱厚照把奏疏接过去,大致一看,便道,“一切都按照先生所说,把这些官员按照吏部考核结果进行官职上的任免和调动,一切都以先生所拟为准。” 皇帝上来便说一切都听沈溪的,示好之意显露无遗,如此态度就好像是在为某种转折做准备。 沈溪道:“臣希望陛下先以廷议结果为准,吏部考核只能作为参考。” 朱厚照笑道:“朕莫非还不相信先生?先生的能力满朝上下无人能及,正所谓能者多劳,先生本事大,就该在朝中做更多的事,而不是选择独善其身。” 沈溪眯眼打量朱厚照,大概明白到厚照想说什么。 果不其然,朱厚照道:“朕不跟先生打马虎眼,之前先听张苑和小拧子说及,后来苏通和郑兄又提出,先生有意让出兵部尚书的职位,由旁人接替,朕觉得谁来担当都不合适,他们哪里有先生的本事?” 朱厚照丝毫没隐瞒,直接就把他的意思表明,总归是不让沈溪卸任任何官职。 沈溪据理力争道:“臣从西北回朝后,面对朝事总感觉难以兼顾,在两部任尚书不但为人攻讦,更主要是力不从心,怕行差踏错耽误朝廷大事,所以特此来跟陛下提请,可以让微臣卸任一职。” 朱厚照摇头:“无论是吏部尚书,还是兵部尚书,都以先生来担当最为合适,朕才定几天的事情,就这么半途而废的话,朕的颜面何存?之前为了这件事,朕还跟朝中文武生出龌蹉,力排众议才将先生推到现在的位子上,先生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朕考虑才是。” 本来不大的书房内,突然间又陷入沉默。 沈溪没有回话。 朱厚照则耐心等沈溪的答案,但此时沈溪已无从拒绝,因为只要皇帝不同意,沈溪的职位就是铁打的。 “或者这样吧。” 朱厚照见沈溪满脸为难,做出一定妥协,“先生继续出任吏部尚书,不过兵部事务暂交给陆侍郎来处置,朕已决定调宣大总制王守仁调回京任兵部右侍郎,辅佐先生做事。朕相信他们可将兵部日常事务处理好,有什么大事的话,再请示先生也不迟。” 沈溪没法回答,因为这基本上是挂羊头卖狗肉,说白了兵部尚书还在他头上,听起来很好,平时的事不用你管,但出了事还不是官职最高那个担当? 朱厚照的好意,更像是在给沈溪挖坑,沈溪当然不会那么容易答应。 朱厚照见沈溪迟迟没回答,有些着急:“先生想怎样,说啊,只要先生不卸任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朕能答应的都答应。” 到这个地步,面对皇帝的退让,沈溪知道现在根本卸不掉兵部尚书的职务,只好道:“陛下,臣有所请,希望陛下恩准。” “说吧!”朱厚照毫不客气,似乎就算沈溪提出的是让他为难的事,他都能应允。 沈溪行礼:“张氏外戚之前行事不端,被陛下查到诸多为非作歹之事,臣认为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今有太后娘娘求情,大明素以孝义治天下,臣希望……” 朱厚照抢白道:“先生是想让朕放了二人,是吧?朕准了,朕同意赦免那两个狗东西,让他们回府反省。” 沈溪道:“臣希望陛下赐还他们爵位。” “什么?” 朱厚照一听瞪大了眼睛,有些不高兴地说,“他们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先生可说深受其害,居然为他们求情?这……实在难以理解。这俩狗东西根本就不配当朕的舅舅,简直是狼心狗肺的白眼狼,枉费先皇以及朕对他们的信任……” 朱厚照骂得很过瘾,但在看了沈溪一眼后,笑了笑说道:“不过先生说得很对,大明以孝立国,朕不看僧面也该看母后的佛面,就依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