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节 作死小能手 (第1/2页)
寿春。 淮南王王宫。 刘荣得意洋洋的端坐在王座之上,他托着腮帮子,如同一只骄傲的公鸡。 长安那边的反应,他已经知道了。 刘德那个混蛋,终究是不敢动自己! “寡人才是先帝嫡长子,长安城的那个位子,本该是寡人的!”刘荣在心里想着。 这些年来,随着长安城里的那个弟弟,不断的取得胜利。 刘荣只感觉,自己的脸仿佛被无数人扇过。 一度,他也放弃了跟刘彻做对的念头,打算服软认输,哪成想,这个该死的混账,压根就不接受他的认输。 赵国,这个他觊觎已久的富庶王国,落到了刘彭祖那个竖子之手。 更让他气愤的是——他是国之长子,先帝的长子,皇帝的长兄。 讲道理的话,怎么着也该是威风八面,挥金如土的主吧? 但结果呢? 淮南国虽然相对富饶,但,却跟他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国中上下的所有权力,都被长安派来的官员和亲长安的贵族控制住了。 他这个堂堂淮南王,连想出门去看看风景,都要受到某些人或明或暗的阻扰。 去年,他看上了寿春城外的一处土地,打算在当地营建一个王室的行宫,作为自己享乐之所。 他连钱都准备好了! 结果,被淮南国丞相和内史一巴掌打回来了。 他们的理由是——大王,今天子嘉天下之民,轻徭薄赋。大兴土木,劳师动众,实乃伤民之举,愿大王罢之。 当然,他也可以自己一意孤行,去修那个行宫。 但,淮南国的官府,绝对不会因此配合他,征发徭役和民夫。 换句话说——他得自己出钱去请工人来修。 甚至得自己出钱去买材料。 这样一来,工程耗资立刻就多了好几倍。 根本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 此事,就这么告吹了。 这让刘荣心里万分的愤恨! 兼之,刘荣身边,长期以来,就围绕着许多在长安失败的文人和学者以及贵族之后。 这些人里,有被刘彻杀了全家的罪犯,也有利益被刘彻的政策深深伤害的贵族,更有着在长安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或者声名狼藉的士大夫。 譬如,鲁儒一系的某些顽固分子。 还有就是当初列侯大串联活动里被AOE波及的列侯家族子侄。 譬如,那个被精神病,死了都谥为荒候的刘中意的两个儿子。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些家伙聚集在一起,当然不会说刘彻好话。 相反,这些家伙整天都在吐槽和议论国家政策,甚至不少人天天叫嚣着‘今上崩溃论’。 他们认为,现在的汉室,毫无疑问,是走错了路。 再这么穷兵黩武,再这么伤害士大夫体面和斯文下去,迟早天下皆反。 这些家伙一直认为,当初,若是大王(刘荣)嗣位,必不会如此。 天下必当海晏河清,汉匈也不会有连连大战。 整个世界也不会刀兵四起。 刘荣听了,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他本身心里面就很不服自己的弟弟,甚至一度抗拒自己的弟弟即位。 现在,听了这些人吹捧,他潜意识里就生出了——寡人天生就该是天子的想法! 更严重的是,去年的高阙之战后,天下人都追崇和追捧刘彻,视为圣王。 这严重的刺激了刘荣。 在刘荣眼里,享受这些荣誉,这些赞美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都怪皇帝老爹! 若非是他,非要废长立幼,哪里会有刘彻什么事情? 要不是他,放着自己这么聪明能干的长子不立,立了次子,他又何至于此? 刘彻远在长安,位高权重,他威胁不到,也管不到。 但,他老爹仁宗孝景皇帝的宗庙,却就在他的王宫附近,他天天能看到,每一次看到这个宗庙,他就都会想起他父亲当年毅然决然冷酷无情的放逐他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