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中) (第1/2页)
“汝霖,你怎么看?” 韩冈很看重宗泽,这是朝中共知。就是杨从先向韩冈禀报公务的时候,宗泽也被韩冈留下来,在旁旁听。 宗泽刚刚送了杨从先回来,想了一想,道:“杨总管想必是明白了相公的心意。” “什么心意?” “港口。”宗泽言简意赅。 韩冈抬了抬手,示意宗泽继续。 “高丽、日本,还有辽东,北海之上,诸多港口可供选择。一旦朝廷意欲平辽,水师便能泛海而攻。可没有相公支持,杨从先到时候何从立功?” “话是这么说,可水师从来没打过像样的一仗,让人难放心。” “辽国攻占了高丽、日本,需要防备的港口一下多了许多。只要挑软柿子捏,辽军如何防得住?” 韩冈点了点头。 杨从先口口声声说想打下哪个港口就能打下哪个港口,就是想在韩冈面前先讨个好。他是章惇所提拔起来的,身上也有新党的烙印,尽管之前在韩冈面前也算是很被看重,但杨从先就算是武人,也知道什么叫做党同伐异。现在在韩冈面前多说几句,日后攻辽,也能够避免来自政事堂方面的阻挠。像他这样的武将,想要立功于外,没有一个好后台、没有一个好人缘,根本就立不了功。 不过杨从先的想法,不是韩冈让宗泽琢磨的重点。 他起身,亲手拿出一幅地图来,让宗泽张挂起来。 天下九州舆图。 舆图上不仅仅有大宋诸路,还有四方诸国。北有辽国五京,东有日本高丽,西面已出葱岭,而南方,南洋周边小国尽在图上。 但这不是唯一的地图。在这一幅地图之下,还有一副图,韩冈同样让宗泽张挂起来。 辽国五京舆图。 韩冈退后几步,指着地图,问宗泽,“若朝廷攻辽,以汝霖之见,水师当先攻何处。” 宗泽抬眼看着地图:“兴城,觉华岛。辽西走廊。” 兴城、觉华岛,辽西走廊上的外岛。数百年后,抵御北方渔猎民族大军南下的战略要地之一。而走廊之名,出自韩冈之后。先是河西走廊,继而辽西走廊。 “为何不是日本、高丽?” “水师之用,不在克敌制胜,而是兵胁敌国软肋。”宗泽斩钉截铁,“日本远在海外,三五艘巡洋舰便能将日本封锁在外。而高丽虽为辽国据有,但人心不附,朝廷当真要攻辽,可让高丽国王自耽罗渡海复国,吸引当地辽军南下,不需要官军直接攻占。而且这两处,离辽国本土太远,远隔山河大海。若要让辽人在河北河东不敢用上全力,只有用水师迅速的拿下辽东,进可攻打辽阳,退则稳守苏州,直接威胁辽国的腹心之地。辽军虽众,可一旦分兵辽东,用兵可就捉襟见肘起来。” 韩冈听着,连连点头。这些话,听起来简单,说起来就不简单了。这个时代,对辽国地理和海军应用,同时有着一定认识的人,可并不多。宗泽的见识,可以说是很难得了。 眼界的高低,能够影响日后成就的高下,杨从先虽不是什么名将,但他至少知道如何应用水军。这也是韩冈为什么看重他的缘故。韩冈希望他能够给初创的水师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以便未来的发展。 “就是不知道枢密院那边到时候会怎么使用水师了。” “可不要小瞧章子厚。” “宗泽不敢。”宗泽连忙说道。 “我曾经与章子厚商议过,攻辽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骑兵。”韩冈拿过自己的茶盏,喝了一口,道,“骑兵,离合之兵。想要取胜,就必须让其在我方选定的战场上进行决战,抵消聚散自如的优势。” 宗泽皱眉沉吟:“兴城海岛,无法吸引辽国骑兵。” “兴城也很合适。不过以水师的实力,没必要局限在区区几处。” 宗泽回头看了看地图,问:“还有苏州?” 辽国有很多地方的名字是直接抄袭大宋,比如益州、银州、辰州、武昌等地名,都是在东京道上。而辽国的苏州,就是后世的大连。辽东半岛的尖端。 “汝霖,好好想想,这可是举国之战!” 宗泽考虑一下,点头道:“……宗泽明白了!” 攻西夏是六路齐发,若是攻辽,河北就要分东西两路,河东同样会自代州、神武军和胜州一起出兵。北海水师并不是一支独立的力量,尽管海陆有别,坐拥多艘火力无与伦比的炮舰,但也要配合陆上进兵的方略,而不是一家的单打独斗。 韩冈的问题就是一个陷阱,不管回答攻打那一处都不是完美地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