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七) (第3/3页)
不会太好。 太后叹息着:“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知好歹,都不知道谁为他好。” 韩冈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世事向来如此。” 向太后闭起了眼睛,许久没有说话,好像睡了过去,韩冈耐心的等着。 过了一阵,太后突然又开口询问,“逆贼都擒获了?” “皆已擒获,一众男丁皆已押赴开封府审问。据已得口供,濮王府的确有废立之心,今日群聚,便是在商议此事。不过,赵宗晖、赵宗祐皆指认对方为主谋者,不肯认罪。” “当然不会认罪。”太后,“相公,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可交由御史台、大理寺和开封府会审,不宽纵一人,也不冤枉一人。” “恐怕没几个是冤枉的。”向太后的声音低了下去,喃喃自语,“想不到朝中有这么多乱臣贼子。” 韩冈离得近,听到了,遂回道,“国之有变,难免乱臣贼子。” “国之有变……国之有变……”太后默默的反复几句,忽又问道,“相公多读史书,想必对先人必有所品鉴。吾听政已十载,比之章献如何?” 韩冈飞快的瞟了太后一眼,考虑了一下,“章献有吕武之材,无吕武之恶,当得起一个贤字。” “哦。”向太后低低的应了一声。 “但陛下不当与章献比。” 太后抬起眼,诧异道,“为何?” “章献文无教化之德,武无开拓之功,维持而已。陛下十年来励行教化,开疆拓土,古之帝王亦鲜有可比者,仅有汉文、唐宗区区竖帝可在陛下之上,章献实不足论。” “相公谬赞了。” 向太后苍白的脸上多了三分血色,也多了些笑容。韩冈这个等级的名相的赞许,放在任何一位帝王的面前,皆足以自豪了, 但她脸上的笑意很快收敛,“那相公可知官家怎么看我?” 韩冈稍稍一顿,方回道,“天子不是仁宗。” “是啊,吾不是章献,官家也不是仁宗。”太后叹息着,“可能是吾疑神疑鬼吧——人病了,就容易疑神疑鬼——但官家的确有些不妥当。”她低声道,“他要做的那些事,吾要是说出来,都怕相公不信。” “臣读过史书,不会不信陛下。” 太后脸上浮起了一个苍白的微笑,“先帝之事,官家却不信。” 先帝暴毙宫中,真相其实无关紧要,只是必须要有人出来负责。这个罪,要么太后担起来,要么皇帝担起来,其他人都不够资格。 当初是天子年幼,太后临朝,这弑君之罪自然就是小官家的。可一旦天子亲政,他怎么可能不发难不翻案? 向太后自先帝出事之后,辛辛苦苦了十年,可不是为了死后给儿子踩上计较。 “先帝之崩,内情早已昭彰于世,绝不容许翻案。”韩冈知道太后想要说什么,也知道太后想要听到什么,他朗声道,“臣请陛下下诏,皇城使、庆州团练使向绰带御器械,仍管勾皇城司。” 虽说自开国以来,外戚便被严加管束。即使为将,也只得‘奉朝请’,不可实际领军。 但这一般只是指近亲,到了缌麻、袒免这等远亲,管束就没有那么严格了——以重臣、勋旧之间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真要严格了,不知会有多少人要丢了差事。 向绰是向太后的族叔,向绰的祖父和向太后的曾祖向敏中是兄弟,已经属于远亲。 自宫变之不久,向绰便开始在宫掖任职,前年就接任皇城司管勾。 带御器械,如今虽是给功臣的虚衔,但只要带御器械还在京师,就必须要执行守卫天子的任务。每逢上朝,就会守在皇帝身边,而且顾名思义,能带着武器的。 “合适吗?”向太后问道。这毕竟有些过了。 韩冈道:“臣请陛下释天下之疑,安臣下之心。” 要证明太后的立场,没有比这个加官更恰当了。 “就依相公。”太后不再拒绝。 “臣还想请陛下下诏,以向宗旦为中书舍人。” 向宗旦是向家唯一一个由科举正途出身的子弟,同时也是向太后的堂兄。不仅仅是外戚,而且资历浅薄,为外制的中书舍人,资格远远不够。 韩冈这是为安太后之心,向太后更不推托,“也罢,一并依了相公。” 点头之后,她才安心的躺靠了下来,“吾别的不盼,只盼着日后能见熙宗。” 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cuslaa的宰执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