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君臣(中) (第2/2页)
的一瞥。他还希望王家能为他解围,可他也没等来王家人的帮助,就看着他被小人欺辱。 最后,他只能愤愤然的将房内众人一个个记下,在内侍的包夹中含恨而去。 房中还是一点声息也无。 王家人早看呆了眼,宰相根本就没把皇帝当回事,皇帝在宫中受到钳制,这种事,早就不足为奇,京师中人尽皆知。平常听见了,如今也不过感叹上两声。但现场目睹,却是人人心惊胆战。这里面,甚至还包括了王安礼和王安上。 只有皇后王越娘,在皇帝被内侍逼出去时,没有怯色,没有慌乱,却也没有试图帮助皇帝。 在她的脸上,都看不出些许情绪波动,犹如戴了一副与面容一模一样的面具,无声无息的站在一旁,仿佛一具雕像。 赵煦不顾而去,她只沉默的上前,在王安石的遗体前行了一番大礼,接着也跟着返身出门。 “皇后。” 韩冈一直都安静的看着皇后行礼,为王安石祈求冥福,直到王越娘快要跨出门去,他才突然开口。 王越娘在门槛前站定,回过头,黑白分明的眼眸平静的望着韩冈。 韩冈略低了低头,“辛苦殿下了。” 宰相对皇后道辛苦,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奇事,韩冈做得理所当然,在场的皇后父兄竟也听得理所当然。陪着那样的皇帝,皇后能不辛苦? 王越娘敛衽为礼,福了一福,“劳姑父顾念,不过侄女既然嫁给了官家,那侍奉官家,就是侄女的份内事。” 也就是说,不管夫婿如何不成人,也用不着一个外人来对她道一句‘辛苦’。 韩冈点点头,目送皇后离开。 回头来再看看噤若寒蝉的一群王家子弟,他这个内侄女,比之她的兄弟、堂兄弟,可都更像男儿。 当真可惜了。 韩冈又一次由衷的惋惜。 王安石的孙辈里面,也就这么一个成器的,偏偏还嫁给了皇帝。 不过万幸的是,宫中至今无所出,包括皇后在内,所有的嫔妃宫女都没有生育。 尽管世间皆传,宰辅们都在等皇子出生,然后让赵煦内禅为太上皇。但赵煦为了不让皇位旁落,这两年还是在奋力耕耘。 宫中有名位的嫔妃已多至十余人,宫女承受恩泽亦不在少数,不过几年来,莫说有子女出生,宫中就是连个怀孕的都没有。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章惇当真是用了十二分的心。韩冈看太医局提交的皇帝定期体检报告,棉籽油的功效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 不过这件事,就深深埋藏在韩冈和章惇两人的心中,绝不会对外泄露一星半点。 王安石的病室中,此刻没有人敢打扰韩冈。 方才韩冈应对皇帝的手段,已经告诉他们,大宋帝国真正的掌权者究竟是谁。 直到韩冈收回思绪,回到王安石的病床前。 吴氏正坐在病床边,为王安石擦着脸。他的岳母一直专注在那里,方才发生的一切,她全然没有在意。 看到王安石和吴氏,韩冈眼眶就又有些发酸,眨了一下眼睛,回头道:“昔年先帝初登基,岳父负天下三十年之众望,为相乃是迟早之事,大可不必设新法、造新论,弄得众叛亲离。抱残守缺,对成法之只稍作更易,太平宰相完全可做得四平八稳。可岳父为了还先帝知遇之恩,弃一生之令名,更与诸多旧友反目。” 王安礼听出来了,王安上也听出来了,王家子弟中稍稍有些头脑的也都明白了,这是对赵煦方才言辞的反驳。 “如今岳父为赵氏一身谤言,为天下鞠躬尽瘁,这份情,皇帝记不得,但天下人都还记得。岳父已经太对得起赵家了,王氏一门如今当可安享富贵,用不着再冒险做什么了。不论日后局势如何,都不会影响王氏的荣华富贵。” 看在王安石的份上,只要王家不生事,都堂一派不会去跟王家过不去。即使日后有一天皇帝掌权了,也不会对皇后娘家下手,王安石的情分他还不完。 王家现在跟其他必须站队的世家大族不同,没有必要去冒风险,只要什么都不做,富贵荣华就不会少——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韩冈深深的看了眼王栴,看得王安石的长孙脸色发白。王家子弟的政治倾向,他一向是清楚的。 “即使想要做,也当出自本心,不当为人以言辞所胁。” 依然是对皇帝方才行径的指责。但即使在政治上幼稚如王栴,也知道一旦选择站在皇帝一边,事后被都堂清算,就不要找借口说是为人胁迫。 “好了。”韩冈回望王安石的遗容,“让岳父安心走吧。”cuslaa的宰执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