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  (第2/2页)
么学堂呢!”    说到李楠,李润感慨万分,半年前还见过呢,如今人家救了三皇子,发明曲辕犁,小小年纪就得了个爵位,最近这竹摇椅和折扇还是京城最流行的玩意呢。    而听到李楠这个名字,李老国公终于睁开了眼睛,不紧不慢说到,“听说崔家在找庄子?”    李润愣了愣,“是啊,听说是崔大儒想归隐了,想找一个距离京都不远,山清水秀的庄子住着,前几天崔胜宣还来问过我呢!”    “那你怎么说的?”    “我说,帮他相看着,过几天再告诉他。”这也算件大事。    “上坪村就不错呢!”    “啊。”李润吃惊道,但看见李老国公不说了,李润眼珠子在那直转悠 。    过了一会儿,李润蹲了下来了,扶着竹摇椅轻声说道,“阿爷,是不是李楠他家跟我家有什么渊源啊?”    李老国公还是没说话。    那就是默认了,李润顿时开心的跳了起来,蹦蹦跳跳往门外跑,“阿爷,我现在就跟崔胜宣说去。”    太好了,他跟李楠是关系,那以后李楠要是又发明什么东西,他就能第一时间拿到了,哈哈哈。    对了,李楠李楠,那他是李楠的……    噗,突然李润直接扑倒在地上,悲催地哭丧着脸:李楠是木字辈的 ,跟他爹一个辈分。    ……    隔几日,崔大儒带着自己的夫人崔徐氏来到上坪村,看到农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再看看那已经灌浆的水稻,真是颗颗饱满啊,有山有水,不错不错。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一首诗啊。    崔大儒寻着声音发现一群小孩正在田埂旁念诗呢。    笑着问道,“小孩,这是念的哪来的诗啊?”    小孩子看见老爷爷还有些怕,倒是其中的王有站出来大声说出来,“大郎教的。”    “那大郎又是谁?”    “大郎就是大郎啊。”    “哦,对了,还是楠哥。”    崔大儒费了一番功夫才知晓,是一个叫李楠的孩童教他们的。    李楠,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又问了一遍,李楠在哪?    说在办学堂呢。    崔大儒有些哭笑不得,一个小郎君办学堂。    不过崔大儒还是去看了看。    结果到了这学堂大门崔大儒就停下来。    这字,不一般啊,这内容也不一般。    等李楠出来就看见一个老人家站在这学堂门口看着他前几日用王羲之的楷书写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旁边有位老妇人,看着倒是习惯一边,静静在一旁呆着。    李楠看了心焦啊。    这么大年纪了,站在烈日之下,不怕中暑吗?    李楠赶紧走过去 ,“老先生不如进去观看如何,里面还有?”    崔大儒顿时眼中闪过一缕精光,拉着李楠进去了。    然后就站在李楠那写着校规的一面墙那儿,不动了,李楠见状,心想,这是个学痴啊。    忙令人准备了茶还有酸梅汤,请老妇人坐下,还备了些好克化的糕点。    “夫人,请用。”    “小郎君,几岁啊?”    “十岁了。”    “可启蒙了?”    “嗯。”    “……”    看到崔大儒这样子,李楠觉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