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125铁路竣工  (第1/2页)
    崇祯2年1月初一。    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京津铁路总算竣工了!    之所以耗时这么久,最主要的原因是,铁轨是按照2条的计划施工的。    毕竟朱由检心里清楚,只修建一条,那还肯定不够的,    如果不是因为材料限制,第二条早都上工了。    得到消息的朱由检第一时间就想去看一下,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根据情报显示,最近京城周边来了不少外地人。    如果只是普通的外地人还好,万一出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麻烦了。    毕竟自己对铁路一事无比的重视,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查出来。    肯定有人会做准备,即便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对方也会不会放过的这次机会的。    既然可能有危险,朱由检自然以稳为主。    而且铁轨,朱由检前世见得多了,到时候只需要让人替自己去看一下不就行了。    至于人选,朱由检早有选择,那就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王承恩。    历史上,王承恩是因为和崇祯一起殉国,才流传下来的。    但是现在,朱由检虽然得罪了无数的权贵,但是大明确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虽然仍然有灾荒,但是朝廷确在努力的赈灾。    百姓虽然过得依旧很苦,但是想比之前已经有所改变了。    大明的军队,更是鸟枪换大炮,不禁装备更新了一便,饷银也都发放到位了。    农民起义早已销声匿迹。    煤山殉国的事情,估计不会在发生了。    同样的,王承恩也不再会因为和自己一起殉国而青史留名了。    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的话,未来历史上,最多只会给王承恩留2笔。这还是看在朱由检的面子上才有的。    铁路剪彩,尤其是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应该可以给王承恩留下一点事迹吧。    ....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等到一阵鞭炮响完之后。    身穿红袍的王承恩边激动接过剪刀,把眼前的一道红绳剪断了。    随后便走到后面的一辆特制的马车上。    一同前行的还有刘鸿训等人。    随着鞭声响起,这架特制的马车边吱呀吱呀的走动了起来。    紧随其后的是10辆特制的货车。上面早已堆满了粮食。    这些特制的马车,是工部的能工巧匠按照要求特制的。    除了车厢之外,马车的主体由钢铁制作。在加上特制的马车,长度达到了3丈(10m)。    极大的增大了车的称重量,使得这种特制的马车,载重量达到了十余吨。    想比较普通马车的两三千斤,特制的马车的承重量是对方的十倍左右。    最主要的是,铁轨行车大大的降低了摩擦力,除了启动的时候需要使用人力,畜力帮忙加速之外,正常情况下只需要2只驽马就可以拉的动。大大的降低了运输的成本。    虽然现在没有蒸汽机,整不出真正的火车来。    使得马车不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行驶。    但是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