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 蝉联,瓶颈  (第2/2页)
    科比和拜纳姆同样表现极佳,分别砍下37分和25分。    话说陆寻在获得第二个月最佳新秀的荣誉之后,也注意到了,他距离赛季场均三双,就差一点助攻。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主线任务要求,陆寻还需要在篮板上加把劲。    正好,拜纳姆和奥多姆,都想要以替补身份打进全明星正赛。    因此只能寄希望于打出更华丽的得分数据,进而得到联盟诸多主教练的赏识。    陆寻帮他们刷分,他们帮陆寻卡位刷篮板。    基本上陆寻一节比赛都能刷四五个篮板球。    四节打满,陆寻的篮板数据积累就相当不错。    就像乔丹说的那样,场均30分并不难,只要每一节拿到超过7分的得分就够了。    这只需要两到三次上篮,两到三次罚球,或者命中一个三分球就可以了。    如果某一节手感好砍下十几分,那还可以平衡节奏,保证两节得到15分就可以了。    维金斯或许就是受到了乔丹的启发,反正又不争得分王,拿了顶薪又不用考虑争冠军。    那么,为什么不降低一点标准呢?    上半场手感好,拿了十几分,到了下半场平衡一下,再拿个几分,补足18分就差不多了。    陆寻没要求自己拿多少分,打相对一般的球队,体力和精力主要就放在篮板和助攻上。    得分只是跟做日常一样,顺势而为,花光维金斯投篮包固有的额度罢了。    总之,陆寻的数据并没有拉下,反而表现的更加出色。    其他人以为陆寻想要打出如此稳定的表现,那是非常困难的。    即便是禅师和科比,也时常感慨陆寻的能力。    “我已经没什么好教你的了,你表现的跟机器人一样稳定。”    “如果不是你小子经常会给我传球,我都认为你只是一个三双机器!”    每当听到队内感慨的时候,陆寻总是笑而不语。    毕竟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对陆寻来说,反倒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不过,如果陆寻想要将三双数据再往上提升一些,那却是千难万难。    如今陆寻明显遭遇到了瓶颈,要不是接下来还有更大的舞台等着陆寻,陆寻甚至有点想要躺平,不怎么想要训练了。    陆寻本身并没有对篮球具有近乎偏执的热爱,曾经对篮球更多还是类似于玩游戏的喜爱罢了。    现在将篮球当职业,当做人生现阶段的唯一追求。    一开始还有很多动力,等陷入瓶颈,又无法突破,就渐渐熄灭了热情。    有时候训练很累,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陆寻脑海里甚至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好吧,顶薪合同还没签,接下来还有很多硬仗要打,我要亲手拿到总冠军!    陆寻确实有不少训练变强的理由。    陆寻也逐渐明白了,国内球员打不出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反倒是NBA的球员,譬如科比,詹姆斯,杜兰特这种。    该有的基本都有了,但是在联盟打那么多赛季,篮球、训练却始终贯穿他们人生,这让陆寻不得不心生敬意。    既然没他们那么努力,那就只能继续拔高“天赋”!    只有这样,才足以跟他们一较高下。    陆寻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完成主线任务,已经刻不容缓了。曹仁不会飞的NBA开局巅峰罗德曼,科比傻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