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5章 2万人困境 (第2/2页)
的员工数才6000人,预计明年应届生入职了,可以扩大到1万名员工。我还没有遇到这样的麻烦,不过……我还真在这个层面学习过,有过一些准备。” “是吗?怎么办?” 拉里·佩奇虚心地向他请教,以周大老板今天的成就和地位,给任何人当老师都是有资格的。 周不器道:“阿里去年的员工人数超过2万人了,当时他们把十八个创始人都集体解聘,然后重新应聘,从而有一种……” “总是第一天?”(亚马逊的口号,Always_Day_One。) “对,就是这个意思。” “有效果吗?” 拉里·佩奇微微皱眉,感觉这一套有点形式主义。 周不器道:“有效果,阿里这一套简单,是跟华为学的。华为你知道吧?也是我们国家的一家很棒的科技公司。” 拉里·佩奇点了点头,“嗯,知道。” 周不器笑着说:“华为花了很多年,走了很多弯路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要是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华为的办法。不过……我们国内的那一套,在国外不一定好用。” 拉里·佩奇显然对华为和阿里没什么兴趣,“我认为伱太谦虚了,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着紫微星。我认为你为紫微星搭建的组织结构才是最好的。” “是吗?” “对。” “你不是一直在关注谷歌的创新性项目吗?”周不器有些好笑,“怎么关心起这么无聊的问题了?” 拉里·佩奇叹了口气,很无奈地说:“谷歌这次的麻烦不小,这都几个月了,迟迟没有解决方案。施密特年纪大了,我打算让他退居二线,我来当CEO,来主导谷歌的结构改革。” 他虽然是谷歌的创始人,却因为缺乏管理经验,找来了一个外人施密特当董事长、CEO,他本人做一些创新型的项目,一直在学习、成长。 现在,谷歌遇到了麻烦,施密特解决不了,那就只能他亲自出马了。 周不器一听,立时来了兴趣。 这下好啊! 谷歌的一把手要换人了啊! 施密特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家伙,交往过几次,没留下什么太好的印象。过去几个月紫微星和谷歌发生的摩擦,其实也是施密特主导。 一旦施密特退居二线,拉里·佩奇走上第一线,紫微星和谷歌的关系就有了极大的缓和可能。 周不器没有敝帚自珍,坦言道:“很多大企业有几十万员工,沃尔玛、丰田、汉莎、富士康、通用汽车这些,他们都管理得很好。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员工主要是一线的流水线工人,只要按照标准动作出活就好,方便管理。可是互联网公司不一样,是不同的模式。” 拉里·佩奇点了点头,“互联网是创新行业。” 周不器道:“互联网是智力密集型行业。” “嗯。” “互联网行业鼓励每个人突破自我,所以需要的是协同而非管理。这种业态本身就是追求平权、去中心化,什么事都要商量、博弈、妥协才行。” “没错。” 拉里·佩奇深以为然。 谷歌尤其是这种公司。 很多传统行业,上下级的区分非常明显。一般都是上级做决策,下层都是不用动脑子的行尸走肉,根据上级要求去做就行了。 就是妥妥的僵尸员工。 互联网巨头都是从世界顶级名校中招聘最优秀的人,哪能让这些人当僵尸?这就要求是去中心化的形式,要给他们很大的职权空间来讨论、商量,甚至拒不从命、我行我素,连顶撞老板都无所谓。 这就必然会造成极大的内耗和阻力。 所以,人越多,内部的管理难度就会指数级上涨,到了2万人这个槛就会很大的麻烦。 紫微星虽然员工数没到2万人,可是周不器依靠着出身联想的贺阳和易贝出身的许亮杰,靠着他们曾经管理几万、十几万员工的经验,早就在组织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早有准备了。 总不能像谷歌那样,遇到麻烦了才想着去解决,那就必然会遇到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 拉里·佩奇道:“一个是内耗,一个是阻力。” 周不器道:“解决内耗的问题,紫微星采用的办法是中台化的形态;解决阻力的问题,紫微星采用的办法是BU化的形态。” BU化就是事业群/事业部的结构。 紫微星在国内现在有新媒体事业群、微信事业群,云计算事业群,微点事业群和中台事业部这几大业务板块,来解决不同业务之间的协作困境。 这就说到了重点,拉里·佩奇笑着说:“对,中台化,这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想,能具体说说吗?跟你学习。” (本章完)荒野悲歌的大时代之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