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独治大明 第278节 (第3/3页)
樘并不是怨天尤人的性格,想一想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后,便开始处理眼下的工作。 现在皇宫的疫情交由宋澄调查,北京城的疫情交由六部共同负责,所以他的目光当即聚焦在海外。 一个帝国如果仅仅只想辉煌数百年,其实做一个补锅匠便已经足够,但想要成为日不落帝国唯有攫取海外资源。 虽然大明王朝的金银矿较少,但历代的统治者都逃不过滥发货币的宿命,致使王朝的货币信用崩溃。 现在大明王朝别说宛如废纸般的大明宝钞,哪怕官方所发行的铜钱,亦是已经从最初的一两白银换一千枚铜钱变成近两千。 朱祐樘自然知道黄金和白银并没有实质性价值,但大明想要重新构建的货币体系,仅仅依靠皇权只会逼得百姓造反,却是需要足够的金银支撑。 跟掠夺国内的金银相比,开采海外的金银无疑更加容易。 现在大明王朝是一家独大,又是名义上的宗主国,所以在海外拿点金银矿并不过分,而海外的金银矿的储量其实更可观。 像吕宋岛虽然贫瘠,但拥有的黄金储量十分惊人,无疑是一个开采金矿的好去处。 “致吏部:商议吕宋巡抚人选,于吕宋岛创建巡抚衙门。” “致兵部:商议吕宋驻军指挥使人选,于吕宋岛创建南洋吕宋卫所。” “致工部,派遣能干官员领工匠南下,于吕宋岛所择之地兴建大明吕宋城!” …… 朱祐樘在打定主意获取金银后,当即连下几道政令到各个衙门,正式启动大明王朝入驻吕宋计划。 跟后世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个时代的人口受粮食的制约,所以吕宋岛的人口少,而且势力分散于各地。 现在剥夺马拉尼国的吕宋国王头衔是第一步,下一步自然是分封各势力,从而让吕宋岛形成六国鼎立的局面。 虽然大明总体的战略没有问题,但其实最重要还是人选方面,只有选得对的人才能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亦是经过他的不断观察和培养,而今手上确实有一些可用之才。 “奴婢黄盼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黄盼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显得恭恭敬敬地跪礼道。 他是东宫的旧人,原本在东宫表现并不出众,但在皇帝登基的前几天突然得到重用,更是成为早期的心腹之一。 只是他虽然有足够的忠诚度,但奈何学识和才能都不突显,早期被送进内书堂进行深造,而去年跟随韦誊学习商道。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养,他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管理者,起码最近将皇家织布厂打理得井井有条。 朱祐樘打量眼前这个白净肥胖的年轻太监,显得十分满意地轻轻点头:“黄盼,虽然你跟随朕只有三年的时间,但朕能感受到你的忠诚!” “奴婢愚钝,幸得陛下不弃,奴婢以侍奉陛下为荣!”黄盼的眼睛微微泛红,当即郑重地叩头表忠心。 朱祐樘的眼睛闪过一抹不舍,但还是按着计划道:“今朕欲成立皇家矿业公司,由这间公司于南洋寻找金银矿,将开采的金银运回国内。韦眷说你有商业头脑,在管理上颇有天赋,加上你对朕和大明足够忠心,只是不知你可敢接下这个差事?” “陛下,奴婢愿为陛下效死,但……”黄盼当即表态,但显得有所顾忌地道。 朱祐樘知道真心想做事的人都会有疑问,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何事?” “奴婢并不是推卸,亦是十分愿意报效陛下,但南洋多海少地,奴婢怕难觅金银矿,从而令陛下失望!”黄盼在内书堂就已经了解南洋的情况,当即心怀顾忌地道。 在他的观念中,地越大的地方便越有机会出现金银矿,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反而南洋多海少地,中部是茫茫大海,东面和南面都是岛屿。 正是如此,他觉得真要寻觅金银矿还不如在大明两京十三省之地,而到南洋像是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 朱祐樘无意纠正黄盼“地多金多”的错误观念,显得一本正经地道:“你不需要害怕寻不得金银矿,朕去年在整理皇家典藏之时,实则已经有了大收获,你到时只需要派遣工匠在吕宋岛特定区域搜寻即可。汝为朕的心腹之人,不知可敢接下这个差事,为朕解金银之困?” “奴婢一定不负陛下所望,定替陛下和大明挖回所有金银!”黄盼的眼睛坚定,显得十分肯定地表态。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抽搐,且不说其他地方,单是吕宋岛的黄金储量就已经在后世位列世界第三,哪怕给黄盼几辈子都挖不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