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374节 (第2/3页)
人。 偏偏地,自己此次很可能所托非人,刘璋竟然成为了逃兵,让自己振兴华夏的最重要的计划破产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苏允儿得知事情的始末,便支起自己的身子认真道。 朱祐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望着眼前这个刚刚被自己欺负的江南大美人:“此次恐怕非空穴来风了!” “臣妾的祖上是经营丝绸,而最有魄力当数祖上的苏半城。当时苏州丝绸业竞争激烈,而外地的丝绸店铺屡屡出现状况,甚至苏州都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我祖爷苏半城刚刚接过家业,力排众议委派新挖过来的两名掌柜前往,最后发现外地的店铺皆是家奴贪墨所致。此后我苏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所选用的掌柜都会不论亲疏都会信度,主抓账本和买卖的盈亏!”苏允儿想要为朱祐樘分忧,亦是将自己家里的一段兴衰史说了出来。 朱祐樘发现自己身边的女人都是努力替自己解忧,只是苦笑地叹息一声:“依你之见,这个传闻是假的?” “陛下可有亏待刘璋?”苏允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认真地询问道。 朱祐樘连想都没有想,便是直接摇头:“自然没有!为了让他免于后顾之忧,朕提前给她娘都上了诰命,两个儿子送入国子监,甚至他贪污银两安家亦是假装不知!” “陛下,一介海商焉能识得堂堂的工部侍郎,臣妾认为陛下比吾祖苏半城更有智慧,宝种之事可成!”苏允儿看到朱祐樘做事的气魄,顿时十分笃定地道。 朱祐樘上下打量着苏允儿,突然发现这个女人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说话还挺好听的。 “若陛下为求长生,而刘璋恐以为长生无望,最终事难成!只是陛下为天下苍生而寻宝种,刘璋未尝没有这个念头,亦知晓……绝不能回头!”苏允儿以为朱祐樘不相信自己,又是进行补充道。 朱祐樘看着眼前秀色可餐的女人,却是突然抬了抬手指示道:“你起来转过身子,不许回头!” “陛下?” “朕今晚想要黄河奔流到海!” 这一夜,龙床惊滔骇浪。 正当襄城侯李瑾等人还在绞尽脑汁京城的粮食从何而来的时候,结果这个谜题已经呈现在一众普通的码头力夫眼前,因为他们竟然被带到了通州粮仓前。 第四百零八章 咱们一起拯救大明吧? 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北端,亦是漕运的终点站。 明洪武元年,燕山侯孙兴祖在旧址修筑通州城,城墙的周长为九里,垛墙高三丈五尺,四个方位各有一门,门各有楼。 正统十四年,虽然大明已经将也先击退,但因想要更好的保护城外的西仓,遂朝廷决定修建通州新城。 通州新城位于老城的西面,跟老城相连。 新城在将西仓囊括其中后,又修建了几个粮仓,全都用于储存南方运来的漕粮,成为北方最大的储存粮仓之所。 时至今日,通州粮食仍旧储存着漕粮,自然是整个北方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粮仓,亦是大明王朝的粮食储备之所。 若论粮食的话,虽然通州仓的粮食平均到全国人们的头上很少,但如果想要化解北京的粮食危机,可以说是大炮打蚊子了。 在农业社会,粮食才是真正意义的硬通货。 如果在其他财政困境的时期,那么这里的粮食确实不能轻易动用。只是现在大明朝廷的财政越来越健康,九边的战事是越来越少,所以对通州粮的需求降到冰点。 东北府原本确实需要通州仓的支持,正是通州仓给大明开发建州提供了粮食支持。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东北府跟蒙古和女真进行了羊肉贸易,府内亦已经开启了农业生产,所以摆脱了通州粮仓的依赖。 另外,成化帝虽然在政治斗争败给了文官集团,但给朱祐樘留下超过二千万石的粮食,留下了这个夯实的通州粮仓。 稻谷如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