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37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378节 (第1/3页)

    “原来我们已经这般富有了啊?”

    “这些年咱们可是一直在清除蛀虫啊!”

    “何止是清除蛀虫,咱们亦是恩泽万民,还让百姓少缴了多少税!”

    “现在通州粮仓有这么多粮,而今有人想要囤积居奇,本官是第一个不答应!”

    ……

    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得知实情,显得后知后觉般地表态,对通州粮仓给皇家米行供应米粮已经没有任何的异议。

    任谁都知晓,若是通州粮仓的粮食紧张确实不宜调动,但现在不用来化解京城粮食紧张要等着发霉吗?

    朱祐樘知道是该给一些人吃苦头了,便将目光落到始作俑者的林元甫道:“林科长,你现在怎么说?”

    第四百一十一章 那就通通下地狱吧!

    刚刚林元甫口口声声为大明稳定而阻止通州粮仓放粮给皇家米行,只是事实证明,根本不需要产生这种忧虑。

    现在通州粮仓的存粮高达三千七百万石,即便林元甫再如何吹毛求疵,亦不能再阻止通州粮仓解决京城米荒。

    反倒是林元甫阻止的动机值得商榷,而难题亦是由弘治皇帝抛回给这位刚刚咄咄逼人的科道言官身上。

    咕……

    林元甫感受到皇帝施予的压力,不由得紧张地咽了咽吐沫,这个事情的反转着实令人是始料不及。

    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都不是傻子,这些天襄城侯到处活动并不是秘密,自然知道林元甫是受利益驱动而跳出来,便冷漠地望向这个科道言官。

    “臣听信谣言,愧对圣恩!”林元甫知道自己的拳头打到了铁板上,便端着科道言官的身份进行认错道。

    虽然他刚刚的言辞激烈,但科道言官拥有风闻奏事的权利。

    哪怕刚刚真的说错了话,但这是太祖赋予他们科道言官的职权,而朝廷亦需要他们这种吹毛求疵般的言官,所以从来都不会因这种过错而责罚他们科道言官。

    朱祐樘知道宛如疯狗般的科道言官确实有利于统治,但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糊涂皇帝:“林科长,你真的仅是听信谣言吗?”

    咦?

    襄城侯李瑾正因事情的挫败而感到沮丧之时,不想皇帝竟然还在咄咄逼人,不由得困惑地望向这个令人厌恶的皇帝。

    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亦是打起精神,意识到事情可能并没有完结。

    “陛下,臣确实是担心通州粮仓安危而出面阻止,还请明鉴!”林元甫是官场的老油条,当即装傻充愣道。

    朱祐樘发现科道言官还得继续清洗,便居高临下地质问:“襄城侯跟京城的权贵囤米谋利,在皇家米行封店三日之时,竟将京城米价炒高十几倍!你作为科道言官,莫说此事一无所知!”

    当朝大臣可能真的已经不食人间烟火,但科道言官仅仅是七品官员,而且还是靠着咬人博名上位,所以他们比谁都关注最新时事。

    此次京城的米价波动如此之大,身为底层的官员又怎么可能真的不知道米价的惊人波动,对幕后操纵者襄城侯等人又怎么可能真的一点不知情。

    他之所以站出来阻止通州粮仓调粮京城,百分之一百是受襄城侯等利益集团所驱使。

    “陛下,臣平日好在家中读书,家中琐事亦交由仆人打理。不说襄城侯李瑾操纵米价,臣连京城米价变动都不知情!”林元甫早已经想好自己的退路,当即继续装傻道。

    虽然不能完成襄城侯李瑾交代的事情,但只要自己装着不知情,哪怕高高在上的皇帝亦拿自己没有办法。

    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目睹这一切,却是知道历来都是滑官难治,而今林元甫将自己是摘得一干二净了。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扬,却是将手一伸。

    锦衣卫指挥使王相每次早朝都选择伴驾左右,在看到朱祐樘将手伸出来的时候,当即心领神会地将早已经准备的情报折子递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