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3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379节 (第2/3页)

顿时一阵发慌,而今只希望这场暴风雨来得小一点,乞求自己能够成功度过这场劫难。

    事情并没有完结,刑部尚书刘忠乘胜追击道:“大明开国之初,铸造铜钱、行宝钞,禁止民间以金银货物交易。太宗时期,以钞法不通,下令禁金银交易,犯者准奸恶论,有能首捕者,以所交易金银充赏,其两相交易而一人自首者免坐,赏与首捕同。今请陛下重申太祖、太宗时期的禁金银令,虽不易禁绝,然可禁止商户超过五千两的金银交易。”

    在场的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气,朝廷终于是要开始禁止金银交易了。虽然没有彻底禁止,但将五千两视为上限,无形中会大大削弱白银的影响力。

    “此事交给最高会议商讨,退朝!”朱祐樘并不急于拍板,而是放上日程道。

    现在的最高会议由内阁和六部高官一起组成,即集结了帝国最强精英,亦有利于贯彻实施,所以一些存在争议的事情通常都交由最高会议商讨。

    就在早朝结束不久,一个身穿三品官服的青年男子被召到了养心殿,而张玉娇的案子最终还是交给御用调查官——顺天府尹宋澄。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作死或许真的不会死!

    紫禁城,西华门。

    金吾卫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或许是时常遇见皇帝的缘故,每个人的腰板都异常的挺拔,眼睛冷漠地扫视每一个访客。

    “宋大人,宫里的规矩务必要遵守!”

    “你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快,不能离开我们几个人的眼线!”

    “此次是进入内宫,除了淑妃所经的区域,其他宫殿不能东张西望!”

    ……

    郭镛亲自带着几个太监从养心殿前往承禧宫,负责盯着宋澄在宫内查案,而郭镛显得喋喋不休地提醒。

    宋澄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眼睛仍旧不掺一丝杂质,显得规规矩矩地平视前方跟随郭镛前往后宫。

    原本他做事专注且注重效率,所以走起路来要比常人快上一些,但此时亦是不得不控制自己的脚步频率,接受皇宫规则的约束。

    虽然他已经来过皇宫几次,但每次都是要在太监监视下的特定区域中行走,今日是第一次走进后宫区域。

    承禧宫是西三宫之一,位于后宫的西北方位。

    由于淑妃张玉娇并不受宠,所以这里平时显得比较冷清,而今张玉娇突然过世,导致这里平添了几分凄凉。

    院内生长一棵杏树,此时的叶子全都脱落光了。

    即便淑妃不受宠,但终究是大明王朝高高在上的贵妃,现在尸体亦是被殓入灵柩之中,只是那张总是咄咄逼人的脸庞永远失去了运动机能。

    两根手臂粗的蜡烛在灵堂中央燃烧,朱祐樘在昨天已经前来祭奠。

    在原本的历史中,淑妃张玉娇确确实实是人生的大赢家。不仅做到母仪天下,而且还开创了华夏帝王史一夫一妻制,更是生下了大明当之无愧的继承人。

    她虽然只能算是书香门第出身,但她的大爷爷是交城教谕,堂伯是辽东巡抚,让她拥有很强的文官集团的基因。

    在内得到周太皇太后的喜爱,在外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导致她在皇后的位置如鱼得水,更是让弘治不敢碰其他宫女。

    只是朱祐樘神魂归位,一切都悄然发生了改变。

    成亦文官集团,败亦文官集团。朱祐樘不再迷信垂拱而治的那一套,亦不打算与士太夫共治天下,而张玉娇身上文官集团的烙印太重,很快沦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虽然文官集团很希望张玉娇掌管后宫,诞生一个亲近文官集团的太子,但朱祐樘选择将张玉娇变相打进冷宫。

    现如今,张玉娇的辉煌一生没有了,而且还得到了红颜早逝的凄惨命运,免不得让人感到一阵唏嘘。

    呜呜……

    小紫等宫女跪在灵堂中烧纸钱,一方面是为淑妃张玉娇的离世,另一方面则是为自己突然暗淡的命运。

    在入殓前,尸体便已经检查完毕,张玉娇五官流血确确实实是砒霜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