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3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384节 (第2/3页)

白银交易结算在两成之下!”

    “这是朝廷的最新禁令!”徐世英发现这些衙内是真的难管教,顿时寒着脸道。

    程信却是有所怀疑,直接进行索要道:“徐总督,我等并没有得到如此禁令,不知朝廷的公文何在?”

    “东海总督府代表的便是朝廷!”徐世英自然不可能将皇帝的信件展示,当即寒着脸强调东海总督府的地位道。

    霍海看到这三个公子如此咄咄逼人的模样,此刻亦是散发身上的杀意。

    程信自持是军户子弟出身,压根不将霍海的杀气放在眼里:“按我所知,若是没有朝廷的条文,我等大明子民不必遵守吧?”

    “你可以试一试!”徐世英感到对方是在挑衅自己东海总督府的权威,亦是冷冷地表态道。

    如果在本土的话,确实需要朝廷的公文。只是现在身处于海外,又是皇帝授意所为,而今这帮官宦子弟敢于违背,他不介意亲手送他们见阎王。

    王延傲对官场那一套并不陌生,亦是进行威胁地道:“你如此滥用私权,难道不怕弹劾吗?”

    “你可以试试!只是我已经跟你们说明了,若是胆敢违抗政令,休怪本督无情了!”徐世英自然不害怕弹劾,却是冷冷地警告道。

    侯昊天的眼珠子一转,却是微笑着拱手道:“我等一定照办!总督大人,那我们便先行告辞了!”

    徐世英打量着这个南京户部侍郎之子,虽然对方满脸笑容,但隐隐间觉得此子跟他老爹都是笑面虎。

    霍海跟着徐世英返回大明城,却是十分担忧地道:“总督大人,他们会不会真鼓动他们的父辈上疏弹劾您?”

    “咱们的皇帝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敢参我就是找死!”徐世英淡淡地回了一句,却是进行叮嘱道:“即刻加强海上巡逻,务必防止咱们的农具和织布机流入日本!”

    原本开启东海的海上贸易是利国利民的举措,但奈何不法海商越来越多,不仅直接绕开东海总督府,而且有人竟然想要将飞梭织布机送给日本人。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明万一真有暴君呢?

    十一月的松江府已经天寒地冻,凤凰山上漫山遍野的落羽杉红火似锦。

    上海县原本是松江府治下的一个临海小县城,随着上海舶司衙门在此设立并修建上海港,导致这里成为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在冬日的阳光下,白色的海鸥在码头上空翱翔。

    有高桅海船东归,有满载货物的海船驶向入海口,但更多的海船在这里停歇便准备沿着长江融入江南水路交通网络中。

    由于离春节不足两个月,虽然还有商船选择出航贸易,但现在出航便很可能耽搁过春节,所以出航的商船明显大大减少。

    正是如此,繁华的上海码头不断迎来从海外归来的商船,这些商船纷纷停泊在这里接受上海市舶司的检查,需要在这里拿到通关文书和缴纳关税。

    为了避免往来的船只不经上海港口检查,朝廷还在崇明岛增设卫所,主要职责正是巡检走私商船。

    上海市舶司采用双重的税收模式,对出海的商船需要征收关税,对回来的商船同样要征收关税。

    通常而言,出海归来的商船都不太可能空船而归,他们还会从日本、朝鲜等地区带回大量的土特产等。

    “查个毛线,这上面都是日本的海货,赶紧给老子登记放行!”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面对负责检查的上海市舶司官员,显得十分蛮横地骂道。

    “沈二爷,这不合规矩吧?既然船上都是日本海货,那便让本官上去瞧一眼,不会耽搁多少时间!”张吏目知晓对方的背景深厚,显得为难地诉求道。

    按照大明朝廷今年的最新政令,这些从海外运回来的货物同样要进行征收关税,不过食物一类则可以免除关税。

    按说,这是朝廷惠商政策,但偏偏给一些人钻了空子。

    现在这个沈二爷一口咬定船上全都是海货,意思便是要按免税处理,这明显存在着逃避关税的嫌疑。

    沈二爷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之下,伸出大拇指指着自己的脸道:“什么规矩不规矩,咱是江南商号便是规矩!”

    有利益的地方,便有江湖。

    江南商号的出现在朱祐樘的意料之外,但却是情理之中。

    避抽税,省陆运。

    这六个字其实已经说明水运的优势,虽然京杭大运河的成本占漕米的八成,但陆运的成本其实更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