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独治大明 第395节 (第3/3页)
即进行数落道。 张珒的脸瞬间白了,这终究是不打算放过他们,不由得扭头望向赵傅。 在大明官场,师生关系宛如父子,而今只希望尹直真将赵傅这个蠢蛋当作儿子看待。 赵傅的额头已经渗出汗珠子,一副改过自新地认错道:“师相,弟子有负您当年的教诲,还请责罚!” “当年教诲?老夫是真希望从来没有过你这么一个门徒!”尹直看着突然变回当年乖宝宝般的赵傅,亦是由衷地感慨道。 原本他一直以为翰林官高人一等,亦更容易成为一个清官。毕竟他们的学识更高,对圣人圣言理解得更加透彻,自然不会成为贪婪的奸佞之徒。 只是事情证明,这种想法显得十分的错误,他们这些翰林官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比普通的官员更加的贪婪。 当初的谦谦有礼和指点江山,无非是想要图谋相位,而一旦知晓跟相位无缘,最终同样可以沦为一个骄奢淫欲的大贪官。 现在看到这个当年彬彬有礼的门生,心里已经没有丝毫的自豪感,反而涌起了一种对朝廷和百姓的惭愧和懊悔。 赵傅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朝地上叩头道:“师相,弟子一定会痛改前非,还请师相给弟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改过自新? 张采和严肃等人面面相觑,却不知这位赵提举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以为他跟尹直仍旧师徒情深? 虽然赵傅看起来还是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但日子过得如此骄奢淫欲,不仅将宁波市舶司搞得乌烟瘴气,而且还在破坏朝廷的开海大计,甚至是罪该万死了。 “你还想改过自新?”尹直此刻笑了,笑得五味杂陈。 赵傅仿佛听到了机会般,当即十分肯定地表态:“弟子一直谨记老师的教诲,今后一定做一个好官!” “看来你是真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的罪行多么严重啊!”尹直看着似乎还残留当年几分天真的弟子,不由得发出感慨地道。 赵傅的眼睛闪过几分茫然,显得十分认真地自辩道:“弟子虽然从商人那里要了一些好处费,但朝廷关税的收入并没有少啊!” 张珒原本还想着指望赵傅脱困,但发现傻人有傻福,但太傻只能沦为笑话。 “若不是当今天子圣明,交由老夫亲自下来巡视地方,当真被你以税收为掩,毁了大明海贸之基业,你比上海市舶司还要可憎!”尹直顿时怒上心头,狠狠地进行指责道。 京城和宁波可谓是山高水远,哪怕他们这帮饱读圣贤书的阁臣,所看到往往只是一个报上来的税收数据。 以前皇帝推行清丈田亩,皇帝竟然让刘忠花费三年的时间逐田清丈,自己还以为皇帝行事过于谨慎,这种事情不过是颁行政令即可。 只是真正到了地方,看到宁波市舶司的真实情况,却是知晓朝廷一旦给他们一丁点权力寻租空间便可以将好事搞成坏事。 上海市舶司和宁波市舶司都给了江南商号打开方便之门,但上海市舶司终究没有侵害到普通海商的利益,而宁波市舶司却是雁过拔毛。 一旦这么长久下去,浙江这帮海商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可能会损失本金,任谁都不可能再继续热衷海上贸易。 反观实力不断壮大的江南商号,现在都不愿意向朝廷纳税,将来实力更强自然不可能再乖乖向朝廷纳税。 最终江南商号会侵吞海贸的全部利益,而后还会帮着日本开采银矿洗劫华夏的财富,甚至最后是站到民族的对立面。 造成这个局面的人竟然是自己一度引以为豪的得意门生,一个曾经险些留在翰林院的储相,一个经由自己举荐而被朝廷重用的人。 啊? 赵辅遭到尹直的当面数落,不仅刚刚心存的希望被浇灭,而且意识到问题远比自己所想象的要严重。 其实他倒不是真要跟朝廷叫板,只是身处宁波市舶司提举这个位置上,却是忍不住选择最好的路子。 由于他给江南商号打开方便之门,不仅衙门上上下下都尊重于他,亦是成功赢得了浙江巡抚张珒等人的友谊,更是拥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