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456节 (第2/3页)
念念两年,不知可否先让本国公一观呢?” “自然!”刘璋深知眼前新晋的国公必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亦是十分爽快地道。 既然是要呈交皇帝的东西,那么肯定还得提前进行验证。何况宝种是否真的带回来,却不能仅仅听刘璋的一面之词,而且还需要进行验证。 由于有“太祖的梦境”为据,所以有关宝种的形象已经被绘制了出来,而刘璋想要造假都十分困难。 刘璋的使命不是带回宝种满足皇帝的猎奇心,而是要将宝种带回华夏,然后在华夏的大地上进行推广。 虽然宝种在华夏千金难求,但在美洲大陆仅仅是粮食,所以刘璋的明远宝船所携带的宝种是以筐计,正堆放在船舱之中。 船员在得到指令后,亦是将险经万险带回来的宝种抬到甲板之上。 “这是红薯!” “真的有红薯?” “看着十分可口呢?” …… 一众官员随着赵承庆来到甲板上,当看到被抬来的满筐红薯,有人当即掏出了红薯的画像,而后十分激动地道。 “这是玉米!” “真是粒粒如黄金!” “老夫只望有生之年能尝之!” …… 在看到又一筐玉米被抬出来的时候,看着跟画像描绘的并无二样,一些年迈的官员更是激动地哭泣起来了。 甲板上的船员看着官员激动的一幕,亦是涌起了一份自豪感。 历经千难和万险,他们从那片土地带回了宝种,这恐怕是要载入史册的壮举了。 正当大家欢声雀跃之时,又一筐宝种被抬了出来。 “这是?” “似乎是土豆?” “是不是太小了呢?” …… 在场的官员拿着图纸进行比照,只是看着眼前的小东西,虽然已经猜到是土豆,但亦是有几分的不解。 刘璋似乎早已经猜到大家的反应一般,便望向靖国公赵承庆:“国公,这美洲土豆品种颇多,这……这已经是臣寻找到最好的品种!” “陛下早已经有明言,宝种恐有偏差,然有此宝种华夏必兴!”赵承庆并不是吹毛求疵的性格,亦是认真地表明态度道。 虽然土豆有些不太符合自己的期待,但终究是已经带了回来,而且红薯和玉米给他一种很厉害的感觉,这刘璋便已经算是大功一件。 至于皇帝要如何论赏,这恐怕只有皇帝才清楚了。 纵观皇帝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虽然他确确实实斩杀了很多的权贵,但对有功之臣从不吝赏赐亦是出了名的。 此次刘璋立下如此大功,不说官升几级,恐怕会被封爵了。 “有此宝种,华夏必兴!”在场的官员纷纷抹除土豆的不足,亦是涌起一份豪情地道。 赵承庆当即让人将宝种进行归档和封存,而这些宝种都要一并呈交于皇帝,自然是一粒都不容有失。 刘璋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国公大人,请问我的家眷和苏灿的家眷在何处呢?” 消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他亦不得不担心家里的变故。 在他说出这个话的时候,他亦是特意观察在场官员的反应,却突然发现气氛顿时沉默了。 这世间之事,总是难以预测。 蓟镇位于北直隶的北部,西侧是宣府,东侧是辽东。 按说,蒙古骑兵历来骚扰大同或宣府两地,而女真人的骑兵光顾辽东,而蓟镇理由是一个太平之所。 正当蓟镇一心谋求发展之时,安安心心地种着庄稼,结果祸事还是毫无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