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风过留痕(四千字)  (第2/3页)
北调人”,让我想起了这一位离奇超脱之异人。”    洪康思起徐文长的经历,赞叹道:“文长先生病奇于文,人奇于时,诗奇于字,字奇于画,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    “可惜啊!”    “虽然文长先生眼空千古,独立一时,但时运不济,加上不屑于结交那些达官贵人,故其名声不出于越地。”    “江南四友”这才确定,洪康是真的知道自己师父的。    黄钟公念此,心有惆怅,一杯水酒下肚。    心想着:“师父,终究是有人还记着你啊!”    同时,看向洪康的目光里更添几分亲近之意。    他们兄弟四人,早年间也想做出一番事业,可囿于出身,最后于仕途无望。    转身入江湖,想着也能为天下苍生出一份力,没想到这江湖上亦都是些蝇营狗苟之辈,黑白不分,争权夺利,损人利己……    几十年下来,无尺寸之功于世间。    最后,四人心灰意冷,退隐这孤山梅庄,接了个看守任务,也不用去跟别人勾心斗角了。    秃笔翁说道:“师父他虽过的清苦,但是求仁得仁,有何怨乎??”    嘴里说着有何怨乎,可秃笔翁的神情低落,可想又岂是真的无怨?!    眼见现在气氛逐渐变得凄清。    丹青生忙道:“哎!斯人已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来,我们满饮一杯……”    冷酒入愁肠,    今夜明月长。    …………    第二日。    洪康难得的睡到日上三竿。    本来多年来,他已经习惯早起。    可是昨晚,实在是兴致高昂。    又奈何祖千秋虽然是酒国前辈,平常自诩酒量过人,可惜遇到了“江南四友”。    光是丹青生一人,就把祖千秋给喝趴下了。    接下里,他们都是和洪康边聊边喝。    无论他们聊什么,洪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气氛一起,更是推杯换盏不断。    和黄钟公谈音律,与秃笔翁说书法,与丹青生演剑法;    至于黑白子,洪康虽不善棋道,可是他以前闲暇时刻,倒是记住不少名局。    于是乎,黑白子那张冷脸也融化了。    几个内功修为达到一流的人一个劲儿的敬着洪康,饶是以洪康的超人体质,都感觉到了久违的醉意。    “洪爷,你醒啦!”    洪康一开门,见到的就是丁坚。    丁坚昨晚喝得不多。    他毕竟只是梅庄的管家,虽然“江南四友”都视他如兄弟,可他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    “咦,丁兄这么早啊!”洪康打一声招呼。    丁坚只是礼貌一笑。    让那些小厮送上洗漱用品。    “洪爷,你先用着,饭食已经准备好了。”    洪康问道:“几位庄主呢?”    丁坚答道:“除了大庄主外,其他三位都还在休息。”    洪康咦道:“这个,我记得二庄主喝得不多啊!”    他还记得,昨晚秃笔翁和丹青生两人才是喝的最多的。    丁坚笑道:“二爷昨晚得了洪爷的谱子,喜不自禁,通宵达旦研究,凌晨时分才睡下。”    洪康失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    “哪里!?”丁坚笑道,“对于二爷来说,那些谱子怕是任何奇珍异宝都比不上。”    洪康对于下棋只是略懂,是真的略懂。    至少,比起他的箫技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但他以往看的杂书颇多,倒是记住不少名局,比如说昭和棋圣吴清源的“大雪崩内拐定式”、“六合之棋”等等。    这是一种感性又理性的游戏。    说它感性,是因为那些顶级高手常常因为灵感一激,落子奇特,成神来之笔;说它理性,是因为棋手们不仅需要缜密的布局,还得有超人的计算能力。    洪康精神力量强大,记忆力近乎过目不忘,心算能力亦不是常人可比。    但不知怎么的,他对围棋就是不来电。    …………    黄钟公可能因为年纪大了,觉就逐渐变少了。    他拿着《碧海潮生曲》的曲谱正在揣摩,越是研究越是赞叹。    对于黄药师之才,更是如高山仰止。    “呜呜~~”    箫音响起,逐渐悠远苍劲。    听起来,似乎黄钟公已经掌握了这曲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