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德之人刘玄德 (第3/3页)
,诸如安抚民众,重新分配利益,各地官员任命,以及其它的内部事务。 只是目前来说,这些事情肯定不归刘备处理,因为在名义上他并非荆州之主。 这一战刘备打的口号是蔡瑁蒯越乃是赵高李斯一类的佞臣,刘表的荆州本应该是长子刘琦继承,刘琦为扶苏,刘备自当助他一臂之力。 所以正常情况下,刘备帮刘琦夺回荆州,刘琦表示感谢之后,刘备也应该出兵巴蜀,以支援刘璋之名进攻张鲁了。 然而等到了襄阳原刘表皇宫府邸,刘琦却说出了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话。 当时府邸之内,众人依次列坐。 刘琦高居首位。 他的右手下方第一个就是刘备,然后依次是关羽、诸葛亮、徐庶、赵云、太史慈等人。 左手下方第一个则是沈晨。 因为沈晨其实隶属于刘琦,而不是刘备,因而黄祖如果不在,作为目前平定荆州的第一大功臣,他肯定要坐在第一位。 其余刘阖、刘先、邓洪、文颖、黄射、王威等原荆州州府从事则坐在沈晨后面,按顺序依次排列。 这样一来刘琦势力在他的左手边,刘备势力则在他的右手边。 实际上刘琦的核心心腹还是黄祖、黄射、苏飞等一批江夏水军的将领,像刘阖、刘先、邓洪、文颖、王威等原来都事于刘琮。 包括邓洪都是每天老老实实待在府邸。 毕竟他老婆是蔡氏,口头上支持蔡夫人和刘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州府需要有人来安定,如果全部弃之不用,州府上下的事务如何运转,谁人来打理? 因此刘琦进入襄阳之后,也只是圈禁了刘琮和蒯越张允,其余人并未遭到清算。 此刻刘琦坐在上首。 刘备本来是打算按照原定计划,向刘琦请辞,希望刘琦能够安定荆州内部,供养他粮草补给,让他能够出兵巴蜀。 没想到刘琦坐下之后,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对着刘备认真说道:“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兄长抚临州事。” 刘备吓了一跳,忙道:“贤弟这是何故?我为贤弟夺回荆州,乃是尽同宗之谊,景升公虽妄自称帝,然伯瑞贤弟明事理,有宽仁之心,自当治理荆州,与我一同北伐曹操,匡扶汉室,岂能让州予我?” “是啊,长公子本就应该继承荆州,如今好不容易夺回来,怎么能相让呢?” “左将军虽名望满天下,且收复荆州之事,多有出力,但若说法理,还是应该长公子继承才是。” “是啊,此言真是令人诧异。” 诸多州府从事也十分惊讶,不明白刘琦是怎么回事,纷纷出言。 有人已经开始想。 难道刘琦是怕刘备用武力夺取荆州? 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提前预判,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来逼刘备不敢动手? 这也不可能啊。 先不说刘备要不要他那厚道人的声望了,就说实力也不允许啊。 蔡瑁张允等人十万大军几乎全都投降,再加上文聘、刘磐和黄祖的人马。 刘琦目前坐拥大军十五六万,又有荆州军神沈晨坐镇,真拼起来刘备有那个实力吗? 因而众人一时不明白刘琦到底什么意思。 唯有沈晨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么,便沉声说道:“长公子如此举动,莫非有什么苦衷?” 刘琦感激地看了沈晨一眼,点点头,环视下方众人说道:“不错,诸位在反对之前,还请听我肺腑之言。” “贤弟.” 刘备一脸不解。 刘琦摆摆手,环顾四周,看着台下众人,缓缓说道:“自桓帝灵帝以来,汉室衰弱,国家颓倾,曹操把持权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刘氏危在旦夕之间,我父虽有匡扶汉室之心,奈何天不遂人愿,终究因年岁以及道义有失,而中道薨殂。因而若想振兴江山,恢复刘氏基业,便要有一位有德之人,统领沃土之地,得四方百姓之心,率领千军万马,讨伐八方贼寇,奉迎天子,以做王臣。” 说完之后,他看向刘备道:“而这位有德之人,正是我兄刘玄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