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出城决战 (第3/3页)
战的失败,令将士们觉得江东必然守不住了,不想再白白送死,所以必须要一场胜利来告诉他们,还有冀可言。” 陆逊沉声说道:“现在就有一个险而又险的办法,那就是出城决战。” “出城决战?”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张昭更是说道:“伯言,你癔症了?现在敌人兵马众多,出城决战,岂不是死路一条?” 就连孙权都已经难以细想,而是以愤怒的眼神看着陆逊。 他觉得陆逊是在把他往死路上逼。 然而陆逊却摇摇头道:“非也,这乃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只有这样,吴侯才有一线生机。” 听到这句话,孙权忍不住近乎冷笑了起来说道:“那还请伯言细说缘由。” 陆逊就道:“原本若是关羽稳扎稳打,我们几乎不可能胜利。但他却要先接陆军,又派甘宁领水军来封锁龙藏浦,后方主力尚未抵达,前军就到了,这并非是一件好事。” “何解?” 孙权问。 陆逊说道:“吴侯还记得否,当年袁绍攻打曹操时,就先派颜良为前军攻打白马,结果为曹操阻击,失了颜良和数万大军,令袁军士气跌落,曹军士气大涨,就是这个道理。” “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攻打甘宁,若是能击败甘宁的话,便可以提振士气,然后再退回来防守?” 张昭也回过味来。 陆逊点头说道:“正是,而且击败甘宁之后,关羽亦不敢轻举妄动,必然准备周全了才会来进攻建业。此时吴侯可以立即向诸郡征召士卒,抽调兵马来防守,如此江东尚有生还的可能。” 出城决战,先破其前军? 众人思索。 就连孙权也渐渐冷静了起来,开始考虑这个提议是否正确。 因为他们发现,陆逊说得好像有些道理。 在败军之际,最关键的就是要打一场胜仗,提振士气,才能够有所作为。 昆阳之战的时候,刘秀依靠的也并非是陨石,而是先告诉绿林军们,他们主力已经拿下宛城,大军即将北方驰援昆阳,让士兵们振作起来。 当时宛城确实已经被破了,但绿林军主力还在休整,消息也并未传到昆阳,所以刘秀完全是在谎报军情,强行提振士气。 不过这种办法短期内奏效,长期援军迟迟未到的话,必然令士气大跌。 因此必须要有一场大胜。 刘秀就亲率步骑千余人,与王邑派出来的数千人交战,并且亲自斩杀敌人数十,取得了初战的胜利,大大振奋了士气。 之后又带着三千人,与王邑亲自率领的一万多人马交战,斩杀王寻,顺势大破王莽军队。 曹操也是如此。 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颜良为先锋,直取白马。 曹操亲自领兵北上,于白马阻击颜良,关羽万军中冲入敌阵,一人一马一刀,在无数士兵保护下,将敌人上将军颜良斩杀,取首级而还,取得了初战胜利。 之后他就退回官渡,与袁绍对峙。又率领五千骑兵,奇袭乌巢,烧毁了袁绍的粮草,最终大败袁绍,吞并了整个北方。 所以陆逊说的是对的,如果要想胜利,就必须先提振士气。 还有什么比一场胜利更能提升士气呢? 最重要的是。 关羽似乎托大了,派出先锋甘宁只领一万人封锁秦淮河。 但孙权手里的兵马还有一万多人,而且还有部分未参战的船只,兵力上居然对甘宁呈现出一定优势。 因此若是阻击甘宁,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众人亦是觉得陆逊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于是纷纷建言道。 “吴侯,伯言说得不错,若要守住建业,必须提振士气,唯有打败甘宁,士气才能振作起来。” “是啊,恰好那甘宁不过一万人,他必然不会料到我们敢出城交战,若是趁夜偷袭,必能够击败他,令士气高涨。” “不错,吴侯,这确实是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孙子兵法》有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我等新败,正需要敢战的勇气。” 众人纷纷劝谏。 孙权咬牙说道:“好,就依伯言所言,此战,我拜伯言为都督,江东兵马,俱交予汝,汝届时领所有兵马出城,与甘宁决一死战!” 陆逊拱手沉声道:“逊,必不负吴侯所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