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阵斩芒中 (第3/4页)
河上游,虽水草丰茂,土地肥美,饶于田畜,有鱼盐之利,然河流湍急,道路不便。且羌氐众多,不适宜汉人居住,恐怕不好长期驻扎。” “无妨。” 沉晨摆摆手道:“这里确实距离我们的控制区太远,道路也不好行走,但将来可以任命忠于朝廷的羌氐为官员,进行体系化治理。塞外蛮夷懒散惯了,想叛乱就叛乱,他们就得付出叛乱的代价。” 邓艾笑道:“是师君的威名只在中原传播,曹魏已经知道师君的厉害。可师君到凉州后,对他们过于温和,还屡屡亲自不顾身份与他们同席而坐,让他们以为师君名声不过如此。” “是啊师君。” 单彝也瓮声瓮气道:“看翼德叔,在凉州两年,有不服王化者,便立即发兵征讨,亲自斩了不知道多少羌氐首领,威震西凉,他们就是看师君好欺负。” “呵呵。” 沉晨笑了笑道:“既是如此,那就该令我名传边疆了,传令下去,加快行进速度,明日必须到大允山。” “唯。” 几个人便立即传达军令。 由于羌氐部落军队不成体系,打仗都乌拉拉只会往前冲,所以沉晨命两千郡卒打散在其中,带着各部落听令行事。 比如每两千人就有五百名汉族士兵,每个部落打散重组,四百名羌族有一百名汉族士兵,这样分为四个大阵型以及二十个小阵型,一旦开战,其余羌氐就看本部汉人士兵将领的命令行事就足以。 很快军令下达,各部吹响了加快脚步的骨哨。 羌氐也用骨哨和号角作为传令工具,甚至骨哨和号角本身就是他们的传统传令方式。汉人传统传令方式是锣鼓和旗帜,哨和号还是从羌氐那学来的,所以羌氐自然听得懂这些命令。 军令传达之后,各部加快步伐。 第二日上午,他们就抵达了大允山,就看到此山正是贵德县北面的拉嵴山脉,大允谷便坐落于山脚,顺着黄河两岸延伸出大片断陷河谷,呈现出一片狭长的平原区。 凉州很多县就坐落于这样的断陷河谷里,甚至后世甘肃青海的很多县,就是这样建成,往往就处于黄河、渭水、湟水、桃水上游两岸。 沉晨骑在马背上扫视,就看到两岸水草丰茂,大量的帐篷安扎在河边,成群结队的牛羊以及马匹在草地上奔跑。 无数羌氐犹如河流般向着这边汇聚,在更远的南面正在建起临时营地。 老羌帅名字叫做固多,也属于烧当羌一支。 此刻他骑马匆匆而来,向沉晨汇报道:“大都督,他们让我们把族人安置在南面的草地上,然后只命令首领前去与会。” “他们的与会地点在哪里?” 沉晨问。 固多就指着黄河边一处巨大的羌氐营地说道:“那里就是芒中的部落地,最中间那个最大的帐篷,便是芒中的王帐。” 沉晨说道:“不用管其它,你们跟随我向着那边进发,看我命令行事。” “是。” 当下固多就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沉晨一声呼啸,催促着马匹前行,下了山坡,往芒中的营帐方向而去。 他们这边上万人,外围有维持秩序的芒中羌人士兵引导着其余来会盟的部落往南面临时营地去驻扎。 初始他们过去,负责引导的羌人士兵还以为他们要去驻扎地,于是主动迎了过来给他们带路。 但走着走着却发现不对劲,因为对方并没有往南走,而是一直往西,向着主营寨的方向去。 引路的羌人士兵忍不住用羌语说道:“咕噜咕噜咕噜咕噜。” 沉晨自然听不懂羌语。 实际上因凉州胡汉杂居的问题,大部分羌族首领都会汉语,但底层羌人自然不会,所以沉晨没必要学羌语与羌族沟通。 不过听那羌人语气似乎带了点呵斥,他立马就有些不高兴了。 旁边的羌人首领就低声给他翻译说道:“他说那里是尊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