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岁月不饶人 (第3/3页)
被斩,曹魏被迫退守河东与潼关。 东线淮南又出现了曹休不信任张辽的意外因素,导致曹休没有按照原定部署在汝南沛国一带布置防线,领兵南下,正面被关羽击溃。 合肥已经被包围了一年,城内粮草匮乏,曹军士气低落,就连张辽本人在得知曹休南下的原因是他不信任自己之后,也因此气急攻心而病倒,让城里士兵情绪更加不安。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随着曹丕被逼到没有退路,不得已底蕴尽出,刘备集团的攻势暂时也只能到这里。 沈晨攻破长安已经是极限,想要继续进取潼关和并州,还需要充足的准备,不能一蹴而就。 淮南方向曹丕进行了增兵,将洛阳的守卫部队调至南方,让曹休能够稳住阵脚。 这样至少在整体局势上,曹魏虽因西线东线的战败而略有败相,但还是稳住了局面,并未一败涂地。 只是随着旷日持久的对峙,刘备的身体每况日下,特别是今年冬天,河南地区下起了雪,寒风呼啸,他偶感风寒,竟有吐血的迹象。 定陵县,刘备的主帅营帐内,满屋药香。 刘备躺在病床上,轻轻咳嗽。 旁边杨仪、蒋琬、董和、黄权、郑度、诸葛瑾、陆逊等参谋目光担忧地陪同。 马良这个时候在帐外,问刚诊脉后的大夫道:“太医,如何?” 大夫向他摇摇头道:“老毛病了,陛下年事已高,已到了天命之年,却终日操劳军务,恐怕.” “唉。” 马良叹了口气。 从今年年初开始陛下的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 他要北伐的事情丞相和骠骑大将军也是持反对意见的,就是怕陛下身体出了问题。 只是陛下坚持亲征,没有办法才只能如此。 结果本就不好的身体因一年来操持军务,奔波劳累,终究是病倒。 昨夜陛下吐血,近乎昏迷,令众人乱成一团。 现在在这样一个关键档口,陛下却身体有恙,怎么能不令他们心中难安呢? 马良回到帐篷里,此时刘备已经渐渐苏醒过来。 见马良靠近到木塌边上,便轻声问道:“季常,太医如何说?” 马良将脸上的愁苦表情去掉,换了个笑容说道:“太医说陛下只是偶感风寒,并非大病,只需要好好休养,就能痊愈。” “你无需骗朕,朕的身体,朕知道。” 刘备强撑着病躯,在侍从的搀扶下倚靠在木塌边,叹息道:“朕今年也已六十有七,已到天命之年,纵使是死,也是常理之事。只是朕不行死,朕若死,北伐大业兴复汉室之业咳咳咳咳咳。” 说着说着,他就又剧烈咳嗽起来。 马良、杨仪、蒋琬、董和、黄权、郑度、诸葛瑾、陆逊顿时簇拥了过来。 蒋琬劝说道:“陛下,不若退兵先回南阳吧。” “是啊陛下,身体要紧。” “北伐大业虽然重要,但若是没有健康的体魄,又如何能消灭曹魏,一统天下呢?” “陛下应该先回襄阳调养身体,等体魄好一些,再北伐中原。” 众人纷纷劝说。 刘备两鬓斑白,头发已是灰褐相间,脸上掩饰不住的疲惫神情,嘴角竟淌出了鲜血。 好不容易平息了咳嗽,才缓缓说道:“朕,绝不会退兵的。” “陛下,纵使不退兵,陛下也该回去。” 马良直接单膝跪倒在地上,悲愤地向刘备拱手磕头道:“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陛下操劳过度,北伐之时中道崩殂,因陛下之事,三军都要撤回南方,岂不是更耽误北伐大业?” “季常所言甚是啊陛下。” 杨仪也单膝下跪,苦苦哀求道:“不若让三位副相领兵,陛下坐镇后方,调养身体,也好过在前线奔波劳累。” “请陛下回去吧。” “请陛下回去吧。” “请陛下回去吧。” 诸多臣子也纷纷单膝跪下,向刘备请愿。 他们并非是想退兵,只是刘备现在的身体已经经不起折腾,再不能回去好好休养,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刘备见到众人情深意切,浑浊的目光扫视了每一个人,最终长叹道:“那便.如此吧。” 这句话说完之后,他的病情就好像更加严重了,软软倒在木塌上,却是少了几分生气,多了几分死气。 岁月。 终究不会怜悯任何人。 周六周日去外地相亲,到周一前每天一章,回来后努力更新。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