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第1/2页)
    “是的,这个就是催化剂。”    齐英卓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成品从仪器中转移到专门的容器内。    见他这么小心,苏辰曦忍不住担心道:“这个催化剂很危险吗?”    “这个就是我前面所说的还没解决的问题了,目前制备的催化剂纯度太高,状态不是特别稳定,稍有不当可能会造成事故,进入呼吸道也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所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要增加稳定剂,让它稳定下来,成为能大批量投产的产品。”    加入稳定剂会影响催化剂的效果,但相比起被消弭的风险,这点牺牲完全不算什么。    跟着苏辰曦过来的总经理张华苹和产品经理许鸿连连点头,十分赞同齐英卓的说法。    聊完这个话题,张华苹转而问道:“添加稳定剂后,齐组长预估对垃圾的处理效率怎么样?”    齐英卓推了推眼镜,转身让一位助理拿出几份文件分发给众人。    “这是之前做好的材料分析报告,你们可以看一看。”    众人一边翻阅,他一边补充道:“目前最高纯度的催化剂一克能分解13~20公斤的垃圾,反应时间大概2个半小时,加入稳定剂后预估一克能分解10公斤左右,反应时间3~4小时。”    “那么大概能提取多少立方燃气?”产品经理许鸿忍不住追问道。    齐英卓看向他,自信回道:“一吨垃圾大概能制取出2700立方米燃气。”    许鸿:“嘶——!!”    张华苹:“嘶——!!”    苏辰曦:“嘶——!!”    要不是相信齐英卓的人品,她真的很想问一句:你没骗我吧?    无他,这个数据实在是过于夸张了!    在开公司之前,苏辰曦做过研究,大致了解了一下目前用生活垃圾制备燃气的转化率,在理想情况下,一吨垃圾能制备出200立方的燃气。    这么说可能不太直观,那来换算一下——    在天然气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一般家庭使用的都是罐装煤气,现在一些路边摊也能看见它的身影,一罐15公斤,大约等于50立方左右的天然气。    也就是说,以目前的技术和设备,一吨垃圾制备出的燃气能灌满4个煤气罐。    而使用齐英卓的研究,一吨垃圾制备出的燃气就能灌满足足54罐!    传统技术就只能占个零头!    这还不算完。    目前民用燃气费平均每方3元左右,以原本的方法制备,暂时忽略成本回收一吨垃圾可以赚大约600元,而换成齐英卓的新技术,一吨垃圾能赚大约8100元!    一个城市一天能制造上万吨垃圾,想想这得多少钱?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