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4节  (第1/2页)
    兄长这时回来,也改变不了什么。    蒙毅问道:“大兄,对殿下的做法是何看法?”    蒙恬笑了笑,道:“若不以长城修建主官,三十万大军主将的身份,殿下的想法是很好的,我也十分的赞成。”    “只是身在其位,却不得不反对。”    “这是为何?”蒙毅好奇道。    蒙恬淡淡道:“作为大军主将,我必须以大军为重,北疆三十万大军,前几年为驱逐匈奴,付出了十分惨烈的代价,这才最终实现对匈奴的大胜,为防止匈奴日后再度卷入重来,陛下才决心在北疆地区修筑长城。”    “这才短短几年,就去跟匈奴交好。”    “军总将士会如何想?”    “我这位主将,又岂能支持?”    “若是我支持,那岂不让万千将士寒心?让底层为匈奴杀害的秦人寒心?”    “所以我绝不能支持。”    “甚至还必须极力的反对。”    “若是抛开这两层身份,殿下的想法,不仅不冒险,而且对朝廷是大利。”    蒙毅眉头一皱。    他有些不明白兄长为何会这么说。    利,他能想明白。    但大利?    这是从何而来?    不当是朝廷跟匈奴各取所需吗?    何来大利一说?    “大兄,这是为何?”蒙毅好奇道。    蒙恬温和的笑道:“你啊,书的确读了很多,却很少学以致用,儒家讲君子六艺,其中便有军事相关,兵者,诡道也,只是从最基本的来看,张苍的建议落实后,朝廷跟匈奴的关系会缓和,边疆不少关隘处都会开放,也都会容许双方通商。”    “这是大多数人能看到的。”    “但你真以为匈奴会这么老实?”    蒙毅摇头。    他自不会认为匈奴会这么老实。    草原那边生存环境远比中原恶劣,匈奴人是傍水而居,有草则肥,但草原的环境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每年都会发生变化,水草丰美的情况,其实并不怎么多见,因而一旦遇到水草不佳的情况,北方草原就很容易饿死人。    到时。    匈奴依循过去,便会大举南下。    对中原进行大肆劫掠。    就算朝廷跟匈奴关系放缓,双方能进行一定的商贸,但朝廷又怎么可能真的去喂饱匈奴?只可能是在茶盐等方面满足一定供应,至于其他方面,则始终是吊着,尽可能压制匈奴。    而若是粮食不够,匈奴势必还是会南下。    这其实也是很多朝臣担忧之处。    蒙恬淡淡道:“匈奴不可能老实的,匈奴人生性残忍,杀夫霸妻都是常事,只不过经过前几年的大战,匈奴元气并未彻底恢复,所以短时间内,匈奴人并不会也不太敢跟朝廷大规模交手。”    “但一些小部落,数十上百人的冲突,却必不可能少。”    “大秦边疆绵延千里,朝廷很难防御的,而今长城并未修建完成,还有不少区域并未连通,这无疑也给了匈奴南下的可乘之机。”    “接下来几年,甚至十几年。”    “双方冲突不会断。”    “只看冲突,对双方其实各有优劣,但其实不然。”    “若放眼全国,对朝廷的利是大于匈奴的。”    “大秦军中奉行的是军功爵制。”    “有冲突,就意味着有战事,有仗打,也意味着底层的士卒,能借助这一次次冲突,获得升官进爵的机会,这些冲突,对于双方士卒都有磨砺作用。”    “仅是这些,恐也就那样。”    “但你可还记得殿下在军中推行了什么政策?”    蒙毅目光微动:“士官转职!”    蒙恬点头,道:“现在知道了吧。”    “大秦是不怕打仗的,底层将士更不怕打仗,他们怕的是没有仗打,怕的是打完仗,自己什么都得不到,但士官转职之下,给底层将士扫清了很多负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