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287节  (第1/3页)
    刘衍知道明末天灾不断,要是没有番薯这种高产作物作为保障,在连年灾祸之下,就算是青莱镇各处,也是会饿死人的!    第四百一十六章 未来的口粮    两天后,刘衍策马出城,来到青州府城北面七里外的一处村庄,此时农部部长张耒和顾问杜峰已经提前到了,二人带着一众农户正在村外的农田中商议着什么。    苗绍率一队护卫在四周警戒,数十名骑兵策马来到田间,纷纷下马步行进入田埂中,生怕踩踏到地里面的秧苗。    刘衍也跟着走进田间,看着栽下的秧苗,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    只见田间的秧苗全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而田间的土质也是干粉状,甚至还能看到不少龟裂的纹路,可见今年雨水少到什么程度!    “属下参见总镇大人!”    刘衍挥了挥手,让张耒、杜峰不要多礼,然后问道:“番薯秧苗种下了吗?”    “种下了,就在前面。”    刘衍跟着张耒、杜峰等人来到前方一块农田中,数十根番薯秧苗已经全部种下。    张耒说道:“总镇,杜峰在吕宋那边被佛郎机人当做农奴使用,学到了番薯种植的许多技巧,先让杜峰为总镇介绍一下吧。”    “嗯,好!”    杜峰便开始介绍起来:“总镇大人,这番薯种植比较简单,主要分为四步:选地整地、处理种薯、栽种入土以及后期照料。”    “选地整地就是要选择方便排水、土层深厚的耕地,要将土地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翻土晾晒一次,再提前施加肥料。”    “至于种薯的选用,其实应该先将饱满的番薯埋入湿润的沙土中,以便番薯催芽,一般六到七天番薯就会生出嫩芽。随后将发芽的番薯切成小块,每块上至少要有两三个幼芽即可。”    “栽种的时候,要在田中挖沟,将种薯埋入浅沟之中,上面覆盖一层薄土。”    “以后照料的时候,要注意番薯不要受寒,并且注意排水。”    “总的来说,番薯非常耐寒,但是不耐水涝,只要适当浇水即可。”    刘衍蹲下仔细观察着已经插入土中的番薯秧苗,说道:“你说的是用番薯种植繁衍的办法,现在这秧苗是直接插入土中的?”    杜峰说道:“是的,其实这秧苗就是番薯发芽后,逐渐长成的,在吕宋那边,都是直接选用生长好的秧苗,直接插入土中种植的,栽好后,将土压实,然后定时照料浇水即可。”    刘衍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都种下就好,从今日起,杜顾问就要辛苦了,带着农部的人,日夜都要吃住在这里,本镇也会留下一队新军在这边警戒。”    “除了帮着耕种的农户与农部的相关人员之外,没有本镇的手令,任何人都不得靠近这里!”    苗绍与杜峰、张耒纷纷领命。    随后刘衍指着几人身后的四个农夫,问道:“那些是农部雇来的农户?”    张耒说道:“那四人都是一家父子四人,本就是这个村子里的农户,这块耕地就是他们家的。”    “属下与杜顾问看了一阵,发现他们家的地比较适合种植番薯,属下便与他们商议,征用了这块地。”    “怎么谈的?”    刘衍警告道:“不要因为试种番薯,而让百姓吃亏。”    张耒急忙说道:“总镇放心,属下是这么办的:这块地征用一年,他们父子四人作为帮工一同参与,每人每月发放一石口粮。等到半年之后,如果番薯收获了,农部便以高于当时粮价两成的价格予以收购,或是要粮食,或是要银币、铜钱,都随他们的便。”    “如果番薯试种失败没有收获,农部便以这块土地丰收之年的收成数量,再上浮两成,以当时粮价进行补偿。”    刘衍满意的点头,说道:“很好,为官者必须以百姓为本,否则便是害民!”    张耒、苗绍等人纷纷抱拳:“属下受教!”    随后刘衍将那父子四人叫到跟前,那四人显然没见过这样的阵仗,纷纷跪在地上,朝着刘衍磕头不止。    刘衍命人将父子四人拉起来,然后笑着说道:“此番你们跟着张部长和杜顾问好好干,本镇绝不会亏待你们。将来这番薯推广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