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节  (第1/2页)
    “他将烈祖皇帝看作自己的父亲,将我当作自己的母亲。”    “常常写书信来询问我的情况,每日都要朝着烈祖的陵墓行礼拜见。”    “他为人谦让,在朝中贤人准备拥立他为皇帝时,他怕自己才能不足,会辜负我的期待,屡次拒绝,甚至想要自裁,好在被防辅令及时阻拦。”    “如今烈祖皇帝的庙宇没有人来祭祀,他的伟业无人继承。”    “我想收养高贵乡公曹髦作为烈祖皇帝的孩子,让他嗣烈祖皇帝,成为名正言顺的储君,不知王公以为如何呢?”    郭太后说完,便死死盯着面前老者的脸。    老者没有半点的诧异,从始至终都是那张笑呵呵的脸。    老者唤作王祥。    卧冰求鲤的故事里的主角!    他因为对后母极为孝顺的缘故,年少成名,是众人皆知的大孝子,后来,他多次拒绝了庙堂的征辟,名声大噪。    在此刻,他的清名甚至要压王肃一头。    毕竟谦让和孝顺是当今最为重视的话题。    他也趁此成为了此刻的士林道德领袖。    当然,他本身也是很有能力的,治理政务的能力很不错,在被征辟之后,仕途高歌猛进,如今已经做到了大司农的位置上。    王祥参与了郭太后和司马师的“候选人战争”,并且投了曹髦很重要的一票,确定了曹髦的位置。    作为报答,郭太后也决定在皇帝继位之后,册封这位“定策有功”的王祥为光禄勋。    而司马师也非常的重视这位道德标杆。    司马家很需要这位道德领袖的支持,需要道德领袖在以后为他们作证,司马家并非是无德篡位,而是顺应天命。    王祥的人脉很强大,跟诸多大族都是好友,面对任何突发情况,都完全不慌。    在郭太后开口之后,王祥微笑着点起了头。    “太后想的甚是周道,可以这么做。”    汉末魏晋时期,没有孩子的收养兄弟家的孩子是非常普遍的行为,曹叡,司马师都是如此。    郭太后长叹了一声,说道:“我只是个妇道人家,本不该参与庙堂的大事,况且已经有了齐王的先例,就怕朝中群贤反对啊。”    王祥此刻也有些疑惑,他并不知道太后为什么如此急切的想给曹髦造势,让他变成正统。    难道是司马师那边反悔了?    不可能啊,他跟他阿父还不太一样,不是个轻易出尔反尔的人。    他试探性的说道:“太后,群臣既然都同意拥立高贵乡公,那也不会反对让他继嗣,他本来就是继承烈祖皇帝的衣钵,群臣怎么会反对呢?”    太后无奈的说道:“我听闻朝中有人诋毁高贵乡公,想要拥立他人为皇帝。”    王祥顿时了然。    这是担心司马师反悔,所以想敲定这件事,不想再生起变故?    王祥笑了起来,拥立的事情,不只是郭氏和司马氏的事情,也包括了他们这些人的参与。    大家一同确定好的事情,可不是司马家能随意更变的。    这定是曹髦多次拒绝后,郭氏担心司马家再提彭城王,所以铁了心的要盖棺定论。    终究是妇道人家啊,这点耐心都没有。    “太后多虑了,拥立皇帝乃是天下大事,断然没有轻易更变的道理。”    王祥认真的说道:“太后所说的事情,定然会有诸多贤才来支持。”    太后点着头,“听到您这么说,我也就安心了,高贵乡公年幼,生性孝顺,等他前来洛阳,就该向您这样的大贤请教,您应当以老师的身份来教导他,让他学会孝顺的道理啊!”    太后这番话听起来像是下达命令,本质上还是一个交易。    而王祥又怎么敢拒绝太后的命令么?    他赶忙起身,诚惶诚恐的说道:“老臣无才德,不敢为陛下之师,可定然会辅佐劝谏陛下,让他不负烈祖皇帝的衣钵!”    交易达成。    王祥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离开了皇宫。    次日,以高贵乡公嗣烈祖皇帝的言论就席卷了洛阳,诸多道德之士痛心疾首的表示:    齐王无德,不能祭祀烈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