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第1/2页)
    滨河县地处凉国中部平原,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县内有凉国最大的河流—广通江穿流而过。    凉国河网密布,水路繁华,南北货物流通皆是以漕运为主。    广通江贯通南北,北接东北道燕州府,途径上京道京都府,南达岭南道西川府,江上每日往来船只数不胜数,不知凡几。    卯时刚过,码头已经停满了船只,远处江面烟波浩渺,往来的船只影影绰绰。    扬帆掌舵的船工、搬运货物的脚夫,一队队纤夫拉着即将靠岸的大船,由远及近,高亢嘹亮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鹿笙给麻袋松了松口子,找了一艘拔锚启航的货船,将麻袋扔了上去。    野猫三两下就从袋里钻了出来,它扒着围栏想要逃离,却又在看到江水后嗷嚎了一嗓子,退了回去。    货船渐行渐远,鹿笙对着它挥挥手,笑容灿烂,“一路顺风!”    紧接着,一道白影闪过,直奔货船而去,停留在船体上方高低飞舞,久久盘旋。    每一声嘹亮的啾啾鸟鸣,都透露着声音主人无尽的得意。    等到鹿笙回去的时候,摊位上已经围满了人。    “老板,一斤酒!”    “我要二两。”    “给我也来二两!”    “老板,我要十斤!”    “给我来一斤!”    “给我也来十斤!”    大概卖了两个时辰,酒摊卖出将近四百斤酒,买酒的客人开始少了起来。    这时摊位前来了一个外地的客商,尝过一两后,直接要了五百斤装船带走。    眼见着带来的一千斤酒就要卖完,鹿华林招呼着齐南再回去拉新的过来。    鹿笙伸手将他拦住,把他拉倒一旁,“大伯,今日我们就卖这一千斤。”    “为、为何?”鹿华林不解,“咱、咱还有近两、两千斤酒,咋、咋还不卖、卖了。”    “这两千斤酒卖了,酒坊可还有存酒?”    鹿华林摇摇头,这一批酒卖完,要等到下一批发酵好才能再蒸馏出新的烧酒。    这中间还要将近七、八日的时间。    “大伯觉得咱们鹿家酒坊在滨河县可排得上号?”    滨河县酒坊大大小小有十几家,鹿家酒坊规模算不上大,原本的米酒也并无特色,在滨河县就是最普通不过的一家酒坊。    “笙儿的意、意思是、是。”鹿华林眼睛一亮,“我、我们借、借着这个机会打、打响酒坊的招牌。”    鹿华林憨厚耿直,却不是愚笨之人,鹿笙稍微一提,他便全然明白过来。    新酒刚上,就是打响酒坊名气的最好时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