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6小山村_第4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4节 (第3/3页)



    现在的茅台酒已经颇为昂贵了,出厂价是80元一瓶,而市场零售价则是106元,并且此后零售价持续走高。

    但因为茅台酒名气大,产量有限,又需要出口,因此分到市场上的份额不多,再加上物流运输等问题,一般人很难买到茅台酒,即使买到了,也绝不是这个价格。

    而这会儿的茅台酒如果留到以后,那么也能值不少钱。

    范承耀一出手,就是两瓶茅台酒!

    肖金峰见状,都忍不住说道:“这酒太贵,我们喝一瓶就好,如果不够,再喝点别的。”

    范承耀笑道:“哈哈,说起贵,你卖的四特酒最近价钱涨了不少啊!”

    肖金峰说道:“的确涨了不少,现在四特酒的市场越来越火爆了,酒厂的生产虽然提高了一些,但也供不应求,这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如今我店铺里,只有少量的四特酒,主要是卖别的酒了。”

    县城的消费能力有限,之前没涨价时,在喜庆的大日子,或者宴请重要客人时,总会考虑喝四特酒,但涨价后,一般人就舍不得喝了。

    听肖金峰聊了一下四特酒的情况,高明程心中不由得有些唏嘘。

    整个九十年代,就是四特酒发展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茅台的兄弟酒,名气极大。

    只不过花无百日红,曾经火爆一时的四特酒,在之后竟然黯然失色了不少,到后来,也就江西的人还爱喝,其余地方的人,或许听都没有听过。

    不多时,饭店的服务员陆续把菜上齐了,都是香辣口味的菜肴,很适合下酒。

    几人一边吃饭,一边聊了一下酒水,然后又聊起社会上的诸多情况来。

    话题告一段落后,范承耀看向高明程,说道:“年前打电话时,你不是说年后要去首都吗?我还以为你近期不会来羊城了。”

    高明程就说自己打算和几个朋友结伴去,但朋友家中有事,需要拖延一段时间,恰好店里服装快卖空了,于是先过来进货。

    高明程和肖金峰出门时,是各自都拿着一个大袋子的,这袋子里装着的自然是现金。

    但高明程的袋子里,除了现金,还有几样东西,一些是毛子卖给他的古董,因为收藏价值一般,他选择尽快出手,还有一样自然就是牛黄了。

    过年时,他把家里的病牛宰了,并且如愿的获得一些牛黄,这些牛黄比上回那头老病牛体内的牛黄稍稍小些,但也能够卖个两三万了。

    若是把牛黄卖去香江,或者拿到首都去卖,或许价钱还会更高一些,但高明程觉得做生不如做熟,卖给范承耀,他能更快的拿到钱,还能给范承耀还一个人情。

    杜红玉的事情,若非范承耀通风报信,警局也不会提前准备抓捕,那么没准会死上几个人,到时候高国兵肯定也要跟着吃挂落了。

    看到成色上好的牛黄,范承耀大喜,说道:“明程厉害啊,又弄到牛黄了!我按市场上最高价给你收了!”

    他爽快,高明程也爽快,笑着说道:“行!”

    熟人之间便是如此,在喝酒吃饭闲聊之间,就已经把生意都谈好了。

    酒足饭饱后,高明程和范承耀道别,然后跟着肖金峰入住了附近的宾馆。

    第二天一早,肖金峰就要坐车去特区了,他不是一个人去的,范承耀给他介绍了一个熟人,会带他过去。

    而高明程则熟门熟路的去了一直合作的服装厂,订购了一批最新款的春装。

    羊城的气候温暖,走在街上的人们,大多已经穿上春装了,而服装厂,更是在生产夏装了。

    于是高明程又订购了一批夏装,等到天气转好,就能挂出来销售了。

    北方的人常说春脖子短,但高明程觉得像他们省这种不南不北的地方,照样是春脖子短,往往刚脱掉棉衣没多久,天气就变热了。

    因此一年四季里,其实最好卖的衣服还是夏装和冬装,至于春秋装,一些过日子将就些的人,压根不乐意买,觉得买了不划算,还没穿几天,就穿不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