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25章 (第1/2页)
杨舒力觉得也有道理,这次就单纯吃个饭,以后有机会再回报。 于会琳比黄敬蜀大几岁,在市财政局工作,体态丰腴,皮肤白皙,性格属于外向型的。 杨舒力讲了一下事情的结局,说明关键人物刘振伟已经回到重庆,对方短时间应该不会再发起攻击了,并向于会琳的帮助表示感谢。 三人举杯庆祝这次大元和危机圆满解决,要了一瓶豆浆,以浆代酒。 吃了一会,话题变得广泛,从别墅装修、育儿心得,到股市新高,杨舒力每有新解,于会琳频频点头。 据说于会琳也是看到黄敬蜀在股市赚到不少钱才决定入市的。 “股市到两千点后,会不会停下来?”于会琳问道。 “不会,从今年的情况看,两千点是个高点,但明年再看,最多是半山腰。”杨舒力说道。 “这么自信吗?”于会琳问道。 “舒力看股票还是很准的。”黄敬蜀说道。 “好吧,我也信,那现在这个局面还可以追加资金吗?”于会琳问道。 “可以的,虽然稍晚了点,但还来得及。”杨舒力说道,“但是有个情况,叫赚指数不赚钱,指数的欺骗性比以前高,但只要稳得住,还是能赚钱的。” “好吧,那我再加点码。”于会琳笑着说道。 饭局快结束时,于会琳在黄敬蜀耳边说了几句话,黄敬蜀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于会琳对杨舒力说道:“以前有个叫姜哥的,你知道吧?” “知道。” “是不是禁忌话题?”于会琳笑着问道。 “不是,我们是言论自由的社会。”杨舒力笑着说道。 “我刚才跟敬蜀说,你比姜哥强多了,敬蜀人好运气也好。我那时还在读大学,暑假回来见过他一面,吃饭时给我爸说,敬蜀她爸脑子进水了,这样做就是害人嘛……”于会琳说道。 “说姜哥没事,不要说我爸,禁忌话题。”黄敬蜀用筷子敲着碗喝道,三个人都笑起来。 饭局很愉快,杨舒力也感欣慰,黄敬蜀有这样的朋友,是有好处的,他也自嘲,现在很多时候会从利益的角度考虑。 在三四线城市生活,现代性比一线城市稀少,需要团结更多力量,大家结成同一阵线,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然就会受人欺负。 从秦华玉嘴里得知,杨升元不仅把卤菜店转让出去,还有个新想法,做公益慈善。 这倒不是稀奇事,很多赚了点钱的民企都会有此选择,做公益慈善,收获一些名声,或者进政协捞个位置,目的都是自保。 杨舒力支持这个想法,而且他自己也可以拿点钱来一起做,但有个问题,不能做面子活路,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